新车智驾多次“异常”惹官司!法院判了
“高速上突然罢工的智能驾驶系统,差点让我撞上隔离带!”武汉车主胡先生握着方向盘的手还在发抖,他刚经历了一年内的第三次智驾系统异常退出。法院判决书显示,类似案件全国已超200起,但车企胜诉率竟高达91%!国家质检总局最新报告揭露:83%的智驾纠纷源于消费者对“方向盘后必须有人”这条铁律的认知盲区。今晚检查你的车辆设置,这行小字可能正在把你推向危险边缘!
油门当刹车?不,是眼睛当摆设
2023年底,胡先生花28万购入某品牌智能驾驶汽车。销售员那句“高速上能解放双手”让他心动,却忘了翻到用户手册第47页——5号字体标注的“本系统无法识别施工路段及模糊车道线”。2024年3月第一次异常发生时,他正以110km/h速度在沪蓉高速行驶,车载系统突然黑屏3秒,吓得后车狂按喇叭。
车企售后部的操作让人哭笑不得:他们给胡先生发了份《智驾系统使用指南》,重点标注第12条“遇到道路标线不清时请立即接管车辆”。这份指南就像把菜刀配的说明书,告诉你“切菜时请注意不要切到手”,但真正下厨时谁还记得?
直播带货 vs 法律文书
车企直播间里,主播正激情演示“零接管”穿越闹市区。弹幕刷着“牛X”“黑科技”,却没人注意屏幕角落那行0.3秒闪过的免责声明。这和方便面包装上的“图片仅供参考”有异曲同工之妙——你知道牛肉粒可能只有黄豆大,但总幻想自己能买到封面那碗铺满肉片的面。
法院调取的证据显示,胡先生1.8万公里里程中,智驾使用时长占比47%。这数据让法官皱起眉头:“就像天天吃方便面的人,不能怪厂家没提供满汉全席。”判决书里这句话扎心了:再智能的系统也扛不住车主把“辅助”当“主力”。
深夜修车工的忠告
在某4S店干了十年的王师傅透露,每月至少有3台车因智驾系统过度使用导致传感器积灰。“就跟人戴墨镜看路似的,镜片脏了能不摔跤吗?”他边说边擦拭雷达探头,“厂家培训时反复强调,雨天要缩短智驾使用间隔,可十个车主九个嫌麻烦。”
更惊人的是后台数据:87%的用户从未更新过智驾系统!这好比手机从来不升级系统却抱怨APP闪退。国家工信部最新会议要求车企必须用红色弹窗提醒更新,否则将面临万元级罚款。
你的车可能正在“裸奔”
法院判决后第三天,记者在4S店随机采访了10位车主。7人不知道智驾系统需要定期校准,5人承认开车时刷过手机,最离谱的一位大哥说:“我设好导航就在后排睡觉,反正有自动避障。”
这种心态像极了把娃扔给补习班就万事大吉的家长。中汽研碰撞实验室主任打了个比方:“现在的智驾系统就像刚拿驾照的实习生,你让TA单独上路,出了事怪驾校?”
下次启动智驾前,先摸摸方向盘是不是温的。法院的判决给所有车主敲响警钟:技术再牛也绕不开“人车共驾”的底层逻辑。那些宣传片里潇洒放手的主播,镜头外其实都藏着随时准备踩刹车的脚。记住,真正的自动驾驶到来前,你的驾照可比车载芯片靠谱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