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个问题,上市还没半年,交付就干到两万——这玩意,不觉得有点意思嘛,领克900这台大六座SUV,简直像开了外挂一般,一出场就冲进了“大七座、六座红海”杀出重围,硬是从理想和问界这些大佬嘴里分了一大口蛋糕,还让不少原本死忠BBA(奔驰、宝马、奥迪)车主高高兴兴转了阵营,说实话,能把惯性思维这么强的换购群体撩动,这事仔细盘盘,说不定咱还能琢磨出些门道?
看新闻那几个数字,5月交付5593台,6月又干到5578台,三个月卡在细分市场前三,百天交付就破了两万台,这是直接把“黑马”写脸上了。可别光看热闹——高配版2.0T Ultra这一个款型就能吃下64%的总订单,而且据官方说,车主里面有四成是之前开豪华品牌的人。这群人,可不像前些年对国产牌子还微微嫌弃,现在连江湖地位都改签了。
所以问题来了,这车到底有啥魔力?硬件配置那一套吹得天花乱坠你肯定早见怪不怪:车长、轴距、空间利用率,全都抬到天花板了,两套电混,百公里加速快到4秒,纯电续航起步就220公里,还让辅助驾驶加持到城市NOA这种黑科技。乍一看,好像全都拉满了,难道就凭这几个点就能让宝马5系车主甘愿割爱、加入国产阵营,这事你琢磨得过来?
“咱就是咱,宝马也开过,国产也试了,每辆车都有自己的脾气。”有这样一位主角,济南某中学的老铁,今年34,听完他的换车故事你可能觉得,“诶,这人挺像我表哥”。家里一堆车,老奔驰C、老宝马5系,再加上前两年刚上手的新动力埃安,硬是个三口之家“养车达人”,都说老师爱折腾,这一回,老兄真没闲着。
他说:“咱们这家庭选车,第一得大,第二得安全,第三还要舒坦,预算压不住,面子也不能丢。”确实,谁家隔三差五不拉上父母、小孩、亲戚去自驾游?三排座椅根本不是摆设,空间必须扛得住。“我媳妇对安全和质感要求苛刻,二十万的车连碰都不碰,三十万上下才拿得出手。”这条标准定死了。
可关键问题来了,这么多六座SUV选手齐刷刷排在你面前,你挑谁?是老理想L8、L9,还是问界M8、M9,觉得这当中搅局的领克900有啥特别?哥们研究了半年,抖音刷了个遍,试驾做了好几轮,打卡领克09 EM-P、理想L8/L9、问界M7/M8/M9全都不落下,最后却一头扎进领克900。
先说理想系列,理想L9外观同质化太强,刚落地还以为隔壁老王也买了同款,差上个几万块钱还真分不清谁是谁。车机智能倒是厉害,语音一叫灵的飞起,不过满街都是理想,感觉个性和辨识度慢慢减淡。更别说增程系统在高速上那油耗,闷头加油还得想着省电,这点让不少精打细算的老司机打退堂鼓。
问界这边,可就是个典型的“价格与实力难搭”——M7初见跟东风风神都跑不出分来,座椅做工、车门缝隙、标榜的豪华全都让人大呼“辣眼睛”,媳妇一看直接否了;M9再看,内饰高端、质感拉满有点撩人心弦,可一配齐,直接逼近六十万,这预算挑战太大;至于M8,还想跟领克900刚一把,价格尴尬、产品配置一比低人一等,空间、用料、屏幕、三排体验都输了,除非死磕某一细节,不然很难服众。
“领克900这车,一试驾就知道用料没糊弄,内饰一摸‘质感值拉满’,外观走的不是极致‘花哨’路线,坐进去你自觉就有档次。”老师兄直接喊话,“我不是豪华品牌滤镜患者,BBA开了十年就那样,家用为主,空间才是刚需,安全带老人小孩更是底线。”
其实,领克900花招可不少,一波硬件配置真的做到了“全家桶”:5240mm大车身,3160mm轴距,“空间利用率88.2%”这个数据一亮出来让很多对大空间有执念的老铁心里直乐;三排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试问家里谁不爱;辅助驾驶虽然比理想、特斯拉低调点,但“硬件全”、高阶功能都有备,价格还比理想L8更划算。这波“卷配置、保空间、落地价不超标”操作,到底是经典国产玩法。
比较奇妙的还有“上心服务”。老师兄讲得真情实感:去店里试驾的时候,自家奔驰4S点不管饭,结果在领克店里直接蹭了餐,这点小温暖你别小看,实际体验很拉分。提车效率也是高光,上大定后一周车到手,首批车主身份捧到手心,甚至送了哈曼卡顿音响、智能大屏、电动踏板,别的不说,这用户“归属感”一下就上来了。
但你问买完以后的感受,那才是硬货。跑了5400多公里,山东长途游从容自在。高速辅助驾驶交给你,“NOA功能点开就是解放双手”,变道、躲大车、自动降速都行,长途不怕累,开完还挺精神。城市里面操控同样灵,不怕车身大,360°全景影像精准到厘米,每次进窄巷子自信爆表。座椅按摩、包裹性、静谧性一做绝,开着像家里的沙发,比不少旧款BBA还舒服,老人孩子都说“这车高级”。
说到静谧性,城市、高速隔音全都做到了“家用旗舰”,即使娱乐区电视、哈曼卡顿音响开起来,低音浑厚不失细节,在路上看《天赐的声音》都能听出层次。实测油耗也不摆烂,百公里不到5L油加个十度电,真正不用总去加油站排队,不用忍着高油价嘬牙花。
但给国产盛赞也要真实点,领克900也不是绝对完美,“车机语音识别略显‘憨憨’,必须死板命令,交互体验还差点火候”;APP生态略单调,只能用互联功能勉强凑合;但OTA每月都在更新,小毛病优化及时,公司实打实在听用户反馈,不像有些品牌只管吹大牛,后续服务一塌糊涂。
老师兄家里奔驰、宝马用了快十年,一次小小的停车场事故证明这车的“铁打身板”,收费杆砸了也就浅痕,一家人安全感直线上升。至于空间,不仅三排全员可用,日常出游拉上兄妹、双方父母都能“各安其位”,实用性和舒适度真不是吹出来的。
最后问一句,这么多品牌在六座SUV“掐架”,靠什么才能站稳脚跟?领克900圈住的其实是一群不愿为面子让步的人。你可以追求个性,也能要舒适,要智能,还得有安全保障。国产牌能把这细节做到位,再加上价格还不离谱,说实话,这波领克出的题,理想和问界真的琢磨琢磨吧。
一点小警醒,国产车有了进步,但老用户的感受才是真的。创新配置、追求服务,还得脚踏实地修补软件短板、稳住智能互联——别又走成了只拼硬件的“升级怪”。咱有了好架子,得有头脑、懂反馈,别让粉丝寒心,这一点,人人都得看在眼里。
现在轮到你出招了,看到领克900这番火爆、原BBA车主争相转阵营,你有啥想法、疑问或真实体验?留言处聊聊,说不定你一句话就是下一个“选车指南”。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