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就是那个咱们都很熟悉的合资品牌别克,突然高调地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新能源轿车,叫做至境L7。
这车一出来,大家讨论得挺热烈,因为它没搞现在最火的纯电动,也没用传统的油电混动,而是选择了“增程式”这条路。
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别克这是看着咱们国产的理想、问界卖得好,眼红了,也跟着学呗?
这话不能说全错,但要说起玩增程,别克背后的通用汽车,那可是起了个大早。
他们这次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在观察了战场许久之后,决定带着自己精心打磨的武器,重新杀回战局。
这背后其实是一段挺曲折的故事,也反映了这些国际大厂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心态的变化。
咱们得先说说,为啥通用对增程技术这么“执着”。
其实,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在中国市场主推增程车了。
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那会儿国内大部分人对新能源车还没啥概念呢,通用就把一款叫雪佛兰Volt沃蓝达的车引进了中国。
那可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量产的增程式电动车,理念非常超前。
简单说,就是车子主要靠电池和电机驱动,跟纯电车一样安静平顺,但车上还带了一个小排量汽油发动机。
这个发动机不直接开车轮,只在电池快没电的时候启动,像个发电机一样给电池充电,这样车子就能继续跑了。
当时它的综合续航能超过500公里,彻底解决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
可惜啊,那个年代的中国市场还没准备好迎接这样的新事物,加上进口车价格太贵,沃蓝达就像一个来自未来的使者,虽然技术很牛,但没几个人能懂,最后也就没卖出多少,悄无声息地退市了。
通用并没有死心。
到了2017年,他们又尝试了一次,这次换成了别克品牌,推出了一款国产的增程车叫VELITE 5。
国产后价格亲民多了,续航也提升到了768公里,产品本身其实相当不错。
可时机还是不对,那几年国家的政策风向是大力扶持纯电动车,给的补贴最多,还能直接上绿牌。
增程式在当时被一些人看作是“过渡技术”,不够“纯粹”,在政策上不占优势,很多消费者自然就优先选择纯电车了。
所以,VELITE 5虽然努力了,但还是没能火起来。
这两次经历,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通用心里估计也挺憋屈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前两次都失败了,为什么现在还要推出第三款增程车至境L7呢?
答案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的变化里。
这几年,以理想、问界为代表的中国品牌,用实实在在的销量向整个市场证明了增程式技术路线的成功。
他们告诉消费者,增程车既有纯电车平顺、安静、加速快的驾驶体验,又没有纯电车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长途旅行说走就走,加油就行,非常符合中国家庭一车多用的实际需求。
可以说,是中国品牌用几年的时间,把市场给教育成熟了。
消费者不再纠结于技术是否“纯粹”,而是更关心实际用车体验好不好。
通用汽车看明白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当年自己最早提出的理念,如今终于被市场广泛接受了。
所以,这次推出至境L7,不再是孤独的探索,而是在一个成熟的赛道上,与中国对手们的一次正面较量。
那么,这次别克带来的至境L7,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呢?
从公布的信息来看,这次确实是做足了准备,拿出了看家本领。
首先最核心的就是续航能力。
官方说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这意味着你加满一箱油、充满一次电,从北京开车到上海,理论上中途都不用停下来补能。
更关键的一点,是它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302公里。
这个数字非常有说服力,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每天上下班的通勤距离可能也就几十公里,302公里的纯电续航,意味着在城市里用,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辆纯电动车来开,一个星期充一次电就足够了,日常用车成本会非常低。
只有在周末出游或者跑长途的时候,增程器才会启动,彻底告别了续航焦虑。
动力方面也不含糊,电机功率很大,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只要5.9秒,对于一辆车长超过5米的大轿车来说,这个性能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
其次,在智能化方面,至境L7也一改过去合资车给人留下的“反应迟钝”的印象。
它用了目前最顶级的车机芯片,高通骁龙8295。
这颗芯片的性能非常强大,能保证车里的那块大屏幕用起来像最新的智能手机一样流畅,语音助手也更聪明、更听话。
在智能驾驶方面,它也和国内顶尖的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合作,搭载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这说明别克非常清楚,现在的中国消费者买新能源车,不光看续航和动力,更看重科技感和智能化体验,这方面绝对不能落后。
再看车子本身的大小和平台。
至境L7的车身长度超过了5米,轴距达到了3米,这保证了车内空间非常宽敞,坐着肯定很舒服,符合中国消费者对“大车”的偏爱。
更重要的一点是,它是在通用汽车专门为电动车开发的奥特能平台上打造的,而不是简单地拿一辆油车改造的。
这意味着它的底盘结构、电池布局从一开始就是按照电动车的标准设计的,安全性、操控性和空间利用率都会更好。
可以说,至境L7在产品硬件上,确实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具备了和一线新势力品牌掰手腕的实力。
不过,车子好是一回事,能不能卖得好又是另一回事。
至境L7未来要走的路,挑战依然不小。
最大的挑战可能来自于品牌形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现在30万左右的新能源车市场,可以说是“神仙打架”。
有主打家庭用户的理想L7,有强调运动操控的极氪001,还有带着华为光环的问界M7,个个都不是善茬。
这些新势力品牌不仅产品有特色,而且非常擅长营销,懂得如何跟年轻消费者沟通,建立起很强的品牌忠诚度。
相比之下,别克在很多人心目中,可能还是那个稳重、商务的传统品牌形象,如何吸引追求新潮和科技的年轻买家,是它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难题。
消费者在选择这个价位的车时,往往不只看产品参数,更看重品牌所代表的价值和身份认同。
至境L7的产品力可能不输给任何一个对手,但在品牌故事和用户情感连接上,还需要下大功夫去建设。
它能否成功,不仅仅关系到别克一个品牌的未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所有传统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转型的一个缩影。
它们拥有深厚的造车功底和质量控制体系,这是它们的优势。
但如何在这个由中国品牌定义了新规则的市场上,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赢得消费者的心,将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考验。
至境L7的上市,就像是这场大戏中,一个重要角色的登场,它接下来的表现,值得我们所有人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