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人加价200万求购中国车,中东汽车市场为何突然爆火?

广州秋季广交会上,穿长袍的沙特富豪围着仰望 U8 直咂嘴,听完 “能在 1.5 米深水里开半小时、沙漠里原地掉头” 的介绍,当场掏支票订车,甚至有人加价 200 万求优先提车。

这场景搁几年前想都不敢想:要知道,以前中东街头跑的都是宾利添越、法拉利拉法这类豪车。

为啥加价?

核心是我国车真能解决中东人的痛点。

中东夏天地表温度能飙到 50℃,普通车空调半小时凉不下来,座椅烫得能煎蛋。

但我们的车,比如东风专门研发的耐热电池包,65℃高温下照样稳定工作,空调系统改了风道设计,上车三分钟就能冻得人想穿外套。

沙特人加价200万求购中国车,中东汽车市场为何突然爆火?-有驾

再说沙漠地形,欧美车底盘娇气,进沙漠得先改装,我们的捷途旅行者出厂就带防沙护板,底盘调校得像 “沙漠之舟”,轮胎纹路专门优化过,在沙丘上跑起来比骆驼还稳。

中东车主试过一次就明白:这不是豪车,是能在自家地盘畅行无阻的 “刚需品”。

有人说中东人买中国车是因为便宜?

错了。

仰望 U8 起售价 100 万人民币,问界 M9 高配直奔百万,比不少欧洲豪车还贵。

但沙特人愿意花这钱,因为我们的车 “里子” 够硬。

沙特人加价200万求购中国车,中东汽车市场为何突然爆火?-有驾

就说电动化,刀片电池安全性经得住沙漠高温考验,充电 10 分钟能跑 200 公里,比欧美电动车在中东动不动 “趴窝” 强太多。

智能化更不用说,尊界 S800 的 L3 级智能驾驶,在沙漠里能识别沙丘坡度、自动调整动力,比宾利那套像 “老人机” 的中控系统智能十倍。

欧美豪车呢?

宾利、法拉利这两年在中东销量断崖式下跌,宾利跌了 60%,为啥?

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里,它们还抱着大排量发动机不放,中控屏操作复杂,智能驾驶基本没有。

中东人不傻,以前买豪车是为了面子,现在发现中国车既能撑面子,又有真技术,自然用脚投票。

沙特人加价200万求购中国车,中东汽车市场为何突然爆火?-有驾

中东市场爆火,不只是车好,更因为踩中了中东国家的 “转型脉”。

沙特搞 “2030 愿景”,要把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到 50%;

阿联酋计划 2050 年 44% 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

这些国家手里有钱,缺的是新能源全产业链技术,而我国正好能提供。

所以你看,他们不只是买车,还往我国车企砸钱。

阿布扎比的 CYVN 给蔚来投了 33 亿美元,成最大股东;

沙特跟高合签了 56 亿美元协议,要在沙漠建新能源基地。

这哪是简单的买卖?

是中东用石油美元换我国的新能源技术,我们用技术换市场,双赢。

反观美国,想靠禁令卡我国车企脖子,结果呢?

2024 年我国新能源车出口量世界第一、中东占了大头,美国市场本来就不是我们的重点。

沙特王室车队换了蔚来 ET7,阿联酋酋长给红旗 E-HS9 装专属充电桩,这些举动,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

当然,火归火,问题也得看见。

有车企为了抢订单,碰撞测试数据都敢糊弄,结果车运到中东,过不了当地安全认证,堆在港口发霉。

还有中东各国法规三天两头变,有家车企运了五千台车过去,突然说雾灯规格不对,全卡在海关,进退两难。

奇瑞老板说得实在:“做品牌急不得,得先让老外信得过质量。”

现在中东人认我国车,是因为我们解决了他们的问题,要是为了短期利益偷工减料,砸的可是整个 “中国制造” 的招牌。

好在多数车企脑子清醒,长安在墨西哥建厂绕开关税,比亚迪专门成立中东法规研究团队,这些都是长远眼光。

沙特人加价200万求购中国车,中东汽车市场为何突然爆火?-有驾

最后总结

中东汽车市场爆火,表面是沙特人加价抢车,骨子里是我国汽车产业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证明。

从适应沙漠地形的硬技术,到契合中东转型的大战略,我们卖的不只是车,是解决方案。

当然,路还长,得守住质量底线,别辜负这份信任。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本文数据和事件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因此信息仅供参考,请大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