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过半,比亚迪在绍兴、济南两地砸下百亿的磷酸锰铁锂刀片电池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厂房钢架封顶、管线铺设完毕,连生产线的机械臂都就位了,可新一代电池的“真容”至今未公布
隔壁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的LMFP电池已高调装车,比亚迪却像揣着宝贝的闷葫芦,任凭市场猜测发酵——是真被专利卡了脖子,还是憋着大招?
一、生产线就绪,技术早不是问题
百亿投资落地,量产只差临门一脚
绍兴基地65亿项目核心设备已进驻,济南15GWh产能的厂房拔地而起,环评文件白纸黑字写着“LMFP刀片电池”。这阵仗根本不是实验室概念,而是实打实的量产倒计时。
性能参数曝光,对手压力山大
供应链人士透露,新电池能量密度冲上190Wh/kg,比老款铁锂电池猛涨15%,低温掉电、快充慢两大痛点也优化了。技术卡脖子?这理由站不住脚了。
二、沉默的真相:37项专利筑起“技术迷宫”
专利库暗藏杀机
翻翻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仅2024年比亚迪就狂申37项LMFP专利,从材料配方(如抑制锰溶出的电解液添加剂)、烧结工艺,到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全产业链“无死角”封锁。
核心专利堵死对手的路
像专利号CN2024XXXXXX.X,直接卡死“高压实密度磷酸锰铁锂”关键技术参数。业内分析:对手就算抢先发布,想达到同等性能?要么交专利费,要么侵权被告到哭
三、历史教训:比亚迪的专利“防御基因”
5年前刀片电池的专利争议埋过雷
2020年比亚迪称刀片电池有“300多项专利”,却被扒出大量是实用新型专利,核心材料仍是磷酸铁锂,还被质疑“物理改造≠技术革命”。这次学乖了——用发明专利筑墙,把质疑声怼回去。
LMFP曾是“未完成的野心”
早在2013年比亚迪就研发磷酸锰铁锂,却因导电性差、循环寿命短在2016年暂停。如今百亿项目重启,分明是技术瓶颈突破了!
四、对手抢跑?比亚迪笑他们没看懂棋局
宁德时代猛攻,但路线根本不同
宁德M3P电池走方形老路,而比亚迪把LMFP塞进刀片结构,靠CTB技术(电芯直接成组)把空间利用率拉满,散热、抗膨胀全是独门绝活。工程师直言:“材料能买,但把超薄刀片玩透的专利,比亚迪攥得死死的!”
市场虚火VS真实壁垒
上半年国内LMFP产能规划超100GWh,看似热闹,可比亚迪的沉默恰恰说明:对手的“抢跑”不过是挤在低端赛道,真正的技术高地还在自己手里。
五、台州百亿项目:静待“亮剑时刻”
所有线索指向7月台州
年初公示的台州湾新区项目,100亿投资、1500亩用地,奠基仪式就定在7月中下旬。工地现场LOGO醒目、桩基已打,分明是给大招搭舞台。
为什么非要等这一刻?
新一代刀片电池要覆盖王朝、海洋甚至仰望全系车型,单车型首发太亏!百亿项目破土时集中引爆,才是王炸级的品牌声量
台州湾的推土机已轰隆作响,奠基礼炮进入倒计时。比亚迪的沉默,不是退缩,而是给专利高墙再灌层水泥——等对手撞得头破血流时,它自会从百亿工厂里抽出那把真正的“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