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雷克萨斯国际总设计师熊井弥彦拿起设计笔重新构思ES时,他面前摆着一道行业难题:如何让一款承载着34年历史积淀的豪华轿车,在电气化浪潮中焕发新生?2025年上海车展聚光灯下,第八代雷克萨斯ES以颠覆性的双联屏内饰和机甲风格外观惊艳亮相,这场设计变革背后,是工程师与设计师对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深刻洞察。
一、设计哲学:东方美学与数字科技的共生实验
走进全新ES座舱,最吸睛的莫过贯穿中控与副驾的27英寸双联屏。与简单堆砌屏幕的做法不同,雷克萨斯创新性地将竹纤维材料融入屏幕边框,透光饰板在256色氛围灯映衬下,营造出“竹影婆娑”的动态光影效果。这种设计绝非偶然——熊井弥彦团队耗时18个月研究东方材质,最终选用京都工艺处理的竹材,既降低屏幕反光干扰,又延续了品牌“兼融创造”的DNA。
更值得关注的是人机交互逻辑的革新。工程师千足浩平解释道:“我们按使用频率对功能分层,高频操作保留实体旋钮。”驾驶时手指无需离开方向盘,即可通过带触觉反馈的电容按键调节空调温度;而导航、娱乐等复杂功能则交给语音助手。这种“可见即可说”的交互模式,实测识别准确率达98%,比传统触控效率提升40%。
二、平台革命:油电共生架构的精密舞蹈
全新GA-K平台堪称工程杰作。为兼容HEV混动与BEV纯电两套动力,工程师重构了整车受力结构:电池组平铺于底盘中部,使车身扭转刚度提升37%;前轴采用双球节麦弗逊悬架,后轴升级为多连杆+频率感应阻尼器。实际路测中,纯电版过减速带时的振动传递比上代减少52%,混动版高速过弯侧倾角控制在3.8度以内,媲美后驱车型的操控质感。
动力组合更是精妙。混动版ES 350h搭载的2.5L发动机热效率达41%,配合新开发的双层永磁电机,综合功率跃升至182kW。而纯电版ES 500e采用Direct4电子四驱,前后双电机可实时分配0:100至100:0的扭矩。在张家口冰雪测试场,这套系统仅需0.1秒即可修正车轮打滑,低温续航达成率仍保持85%。
三、空间魔术:毫米级的人体工学革命
针对中国用户对空间的极致追求,设计师做了三项突破:1)轴距加长80mm至2950mm,后排膝部空间达218mm;2)独创“舒享副驾”系统,腿托展开后形成140度人体工学坐姿;3)后排靠背支持28度电动调节,配合座椅内置的8个气动按摩模块。实测中,1.8米乘客可实现“北京到上海零压差乘坐”。
更巧妙的是空间灵活性。当副驾座椅完全放平,与后排坐垫形成长达2.1米的“观星躺椅”;中央扶手暗藏可温控至5℃的冰晶储物格;门板储物槽特意加深15mm以容纳1.25L水瓶。这些细节源自对中国30组家庭用车场景的跟踪调研。
四、本土化交响:中国智慧定义全球标准
全新ES的智能座舱藏着许多“中国彩蛋”:车机预装全民K歌定制版,话筒收纳位巧妙设计在扶手箱;导航接入高德AR实景功能,在复杂立交桥路段自动切换三维视图;甚至空调香氛系统都提供西湖龙井、云南普洱等东方香型。这些本土化创新将随中国版车型反向输出全球市场。
生产体系同样深度本土化。上海临港工厂引入激光钎焊工艺,使车身缝隙控制在0.1mm级;电池车间采用干法电极技术,能耗比传统工艺降低35%。随着2026年国产化落地,ES制造成本有望优化20%,让更多消费者体验雷克萨斯精工品质。
五、未来启示:豪华车重构的东方样本
当问及设计争议时,千足浩平展示了一组数据:预售开启72小时内,35岁以下订单占比达47%,比现款提升28个百分点。“我们正在连接两代人,”他指着设计室的初代ES草图说,“就像1991年我们首次将竹木引入方向盘,创新总会伴随讨论。”
这种突破传统的勇气,或许正是豪华车转型的关键。当全新ES的竹纤维饰板在氛围灯下流转光影,当DIRECT4四驱在雪地划出精准轨迹,雷克萨斯证明:电气化不仅是动力形式的转变,更是对“以人为本”造车理念的升华——用东方智慧重新定义豪华出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