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家 5 万亿!英伟达人均造富 1.38 亿,是特斯拉 3 倍

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美股开盘钟声刚落,英伟达的股价曲线就像踩了油门 ——5 万亿美元的红线稳稳越过,这体量刚好是三个特斯拉的总和。

同是科技赛道的佼佼者,为啥两者的差距能拉这么大?这 5 万亿背后,又藏着多少超越行业的硬实力?

全球首家 5 万亿!英伟达人均造富 1.38 亿,是特斯拉 3 倍-有驾

2025 年 10 月底,特斯拉市值停在 1.65 万亿美元,英伟达却一举冲过 5 万亿,刚好是它的 3.03 倍。 去年这会儿,两者差距还只有 2.33 倍,一年时间就拉开这么多。

市值差的背后,是赚钱能力的天壤之别。 上半年英伟达净赚 452 亿美元,特斯拉才 89 亿,差了五倍还多。

增速也跟不上,英伟达 43% 的盈利增速,特斯拉只有 28%。 赛道不同,天花板自然不一样。

AI 算力今年增速 45%,新能源汽车才 22%,慢了一半还多。 市值差距的背后,其实是赛道增速的鸿沟。

那英伟达这 5 万亿,放在全球巨头里又算啥位置? 当时苹果市值 4.02 万亿,微软 3.98 万亿,英伟达一下子领先第二名近 1 万亿美元。

以前科技公司也就 3-4 万亿打转,这下直接破了 5 万亿的天花板。 跨行业比更震撼,沙特阿美这种石油巨头才 2.3 万亿,英伟达能抵两个还多。

丰田汽车 0.78 万亿,摩根大通 0.48 万亿,跟英伟达比都像小字辈。 科技赛道的爆发力,早把传统行业甩在了身后。

换成咱们熟悉的人民币,这 5 万亿又有多少? 跟国家 GDP 比呢?按当时汇率算,5 万亿美元差不多 35.49 万亿元人民币,数字看着更实在。

对比 2024 年各国 GDP,比印度、英国都高,就比日本少一点,快成 “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了。

全球首家 5 万亿!英伟达人均造富 1.38 亿,是特斯拉 3 倍-有驾

一家公司的市值,能抵得上一个中等强国的经济规模。 可这么大的体量,靠啥撑起来的?总不能光靠赛道好吧? 英伟达不只是盯着老本行,自动驾驶这块也在悄悄发力。

上半年这块收入 37 亿美元,增速 68%,全球前十大车企里七个都用它的芯片。 量子计算也没落下,NVQLink 系统跟 IBM、谷歌的量子计算机合作,研发投入占了总研发的 15%,这是在为未来铺路。

新兴业务不是摆设,是给 5 万亿市值加的长期保险。 光靠新业务不够,老本行的护城河在哪?

别以为它只靠硬件赚钱,CUDA 这些软件上半年也赚了 89 亿。 更关键的是,有软件的客户复购率 75%,没软件的才 30%,差了一倍还多。

DGX Cloud 服务着两千多家企业,每家一年平均花 150 万美元。 客户愿意持续花钱,不是因为硬件多好,是离不开软件生态。

软件才是粘住客户的关键,硬件能抄,生态抄不走。 软件再牛,核心收入还得看硬菜,数据中心业务到底多能打?

今年二季度,数据中心业务收了 411 亿美元,其中 Blackwell 芯片就贡献 328 亿,占了八成。 全球 AI 训练芯片市场,八成二都是它的天下。

上半年整体营收 908 亿,利润 452 亿,增速都超 40%。 没有核心业务的硬实力,再火的赛道也撑不起 5 万亿。

可这么猛的增长,总不能一直靠自己吧? 有没有什么外力推了一把?英伟达能冲过 5 万亿,10 月底的 GTC 大会功不可没。

全球首家 5 万亿!英伟达人均造富 1.38 亿,是特斯拉 3 倍-有驾

会上不光说 Blackwell 和 Rubin 芯片能赚 5000 亿,还拿出了新的 BlueField-4 处理器,跟 Palantir 也签了合作。

以前发布会就盯着一个领域说,这次连 6G、核聚变都提了,野心藏都藏不住。 一场发布会,硬是把市值推上了新台阶。

可光有大会还不够,它的增长速度才真叫离谱。 从 4 万亿到 5 万亿就用了 113 天,之前从 3 万到 4 万还花了 410 天,速度快了快三倍。

更狠的是从 1 万到 5 万,满打满算才两年,苹果当年从 1 万到 2 万都用了两年。 今年 4 月到 10 月,半年时间市值就反弹 135%,全年涨了 54%。

科技公司里,能保持这增速的真没几家。 不过爆发前也不是没铺垫,突破前一天就有动作。

10 月 28 号那天,股价涨了快 5%,收在 201.03 美元,市值正好 4.89 万亿,一分不差。

就等着第二天开盘冲 5 万亿,跟算好的一样。 再看全年,1 月底才 2.941 万亿,不到十个月就涨了超 2 万亿。

短期冲刺有铺垫,长期增长有惯性,这 5 万亿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可飞得越高,风险不也越大?

这么大的盘子,就没点麻烦事? AMD 最近动作不少,跟 OpenAI 签了协议要供 6 吉瓦算力的处理器,还跟甲骨文合作卖 5 万颗 GPU,明摆着要抢英伟达的客户。

全球首家 5 万亿!英伟达人均造富 1.38 亿,是特斯拉 3 倍-有驾

谷歌、亚马逊这些巨头也没闲着,自己搞 TPU、Trainium 芯片,就是不想再依赖英伟达。 高通也插一脚,推出自研 AI 芯片,想分一杯羹。

以前是英伟达一家独大,现在四面八方都来抢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除了对手多,反垄断的麻烦也来了。

欧盟已经开始查它是不是垄断 AI 芯片市场,真要是认定了,最多要罚全球营收的 10%,今年算下来得超 90 亿美元,可不是小数目。

AMD 新出的 MI400 芯片,性能能到 Blackwell 的 30%,价格还便宜 25%,要是客户图省钱,还真可能被抢走。

万一 AI 投资增速慢下来,芯片堆在仓库里更麻烦。 反垄断、技术被追、需求波动,这三座山压下来可不好受。

还有产业链上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它的 Blackwell 芯片全靠台积电代工,台积电 7 纳米产能 40% 都给了它。

要是台积电那边出点岔子,比如地缘问题影响产能,英伟达供货就悬了。 虽说下游的浪潮、戴尔靠它的芯片,AI 服务器业务涨了五成多,可上游就靠一家,风险也太集中了。

全球首家 5 万亿!英伟达人均造富 1.38 亿,是特斯拉 3 倍-有驾

这么多隐患,这 5 万亿市值能稳得住吗? 前言中英伟达市值超特斯拉三倍、5 万亿背后硬实力的疑问,答案藏在其碾压特斯拉的盈利与赛道优势、数据中心与软件生态的核心支撑、GTC 大会与纪录增速的推动,以及竞争、反垄断、产业链依赖的挑战里。

5 万亿不只是数字,是赛道红利与生态壁垒的结果,也藏着待解的风险,终究回应了开篇的好奇,展现科技巨头的成长与困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