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咱就是说,这两天汽车圈最魔幻的事儿,莫过于小鹏汽车亲手给自己泡了杯“真香”牌浓茶,还当着所有人的面,一饮而尽。
就在最新的工信部申报名单里,小鹏G7的名字后面,赫然跟着两个字——增程。
我看到那消息时,脑子里嗡的一声,仿佛看见几年前还在炮轰增程式是“落后技术”的何小鹏,正一脸严肃地对研发部门说:“那个…咱们也搞一个,要超级的。”
这事儿简直比电影剧本还精彩。
你想想,前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那叫一个“路线之争”,就跟华山论剑似的,各派都觉得自己手里的才是真经。
小鹏,妥妥的“纯电剑宗”,手持智能化和自动驾驶两把利剑,浑身散发着“爷是未来”的气息。
而理想呢,就是那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靠着一手“增程大力金刚指”,专治各种续航焦虑,愣是在一片质疑声中,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那时候,嘲讽理想的声音可没断过。
什么“脱裤子放屁”,什么“行走的充电宝”,帽子一顶接一顶地扣。
可市场这玩意儿,它不讲情怀,它只认钱。
当理想的财报一次比一次亮眼,当问界也靠着增程起死回生,小鹏这边,守着XNGP城市智驾的“屠龙之技”,却发现大街上跑的“龙”好像没那么多。
销量和股价,是两面最无情的照妖镜,再宏大的叙事,在这两面镜子前,都得显出原形。
于是,小鹏G7增程版,就这么来了。
它就像一个一直坚持只唱艺术歌曲的摇滚老炮,突然在跨年晚会上唱了一首抖音神曲。
你说他背叛了摇滚吗?
或许吧。
但他可能只是想让更多人买票来看他下一场的演唱会。
咱们扒拉一下这台车。
外观,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科技感十足,线条流畅,4米9的车长,2米89的轴距,一副标准的中型SUV架子。
这身皮囊,搁在任何一个新势力展厅里,都绝对是能打的。
但真正的戏肉,在车屁股上那个小小的“POWER X”标志,以及藏在壳子底下的那套动力系统。
一台110千瓦的增程器,配上218千瓦的驱动电机。
这数据得咂摸咂摸味儿。
110千瓦的增程器,在如今的江湖里,不算小了。
这意味着它不再是个只能在背后默默输血的小奶妈,而是一个能站出来扛事的壮汉。
至少,你开着它上高速,不用再提心吊胆地盯着电量表,怕它突然给你来个“动力受限”。
小鹏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挽尊:“看,我搞增程,也是技术流的搞法,我这不叫妥协,叫‘超级增程’。”
听听,超级。
可问题是,你叫“超级赛亚人”也没用,关键是消费者买不买账。
小鹏这一刀,精准地捅向了理想L系列和问界M系列盘踞的核心地带。
它想用自己多年积累的智能化长板,去撬动那块“既要、又要、还要”的市场——既要电车的平顺安静,又要油车的续航自由,还要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
这块蛋糕,谁看了不流口水?
但风险也摆在明面上。
小鹏的品牌人设是什么?
是技术宅,是探索者,是那个有点偏执的理科男。
现在这个理科男突然跑去学了文科,还学得有模有样,他以前的那些铁粉会怎么想?
会不会觉得“你变了,你不再纯粹了”?
品牌形象一旦模糊,用户的忠诚度可是会打折扣的。
更何况,增程这条路上,早就挤满了人。
理想是地主,问界是新贵,还有深蓝、零跑一众饿狼环伺。
小鹏现在下场,属于半路出家,凭什么后来者居上?
就凭XNGP吗?
这玩意儿在一线城市确实好用,可增程车的主力消费市场,恰恰是那些充电桩还没实现全面覆盖的二三四线城市。
在那些地方的用户眼里,一个能随时进加油站的发动机,比一个一年用不上几次的城市智驾,要性感得多。
所以你看,小鹏G7增程版的诞生,与其说是一个产品决策,不如说是一场企业战略的“渡劫”。
它是在用一种近乎“自污”的方式,向市场、向现实低头,试图换取一张能继续留在牌桌上的门票。
这背后,没有对错,只有取舍。
在生存面前,所有的骄傲和偏见,都显得那么不值一提。
那么,各位老铁,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小鹏这一招“师夷长技以制夷”,是绝地求生的神来之笔,还是饮鸩止渴的无奈之举?
评论区交给你了,我先去泡杯茶,坐等一场好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