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想到,一辆摩托车也能玩出“挤牙膏”的操作呢?前有手机厂商一刀一刀地割,当摩托圈也开始一丁点升级就涨价,你会不会觉得有点乐子?话说回来,最近铃木UY125又升级了——主要意思就是“新刷一层油漆”,价格却直接涨了三百块,还顶着那张老面孔,没有ABS,说实话,咱们骑车是真的不怕差这点亮度、多了个驻车制动,还真就看着“安全”为王。
其实大家最关心的事很简单:为什么这么多年不上ABS?你车厂是觉得国内的125cc踏板不用ABS就可以安然无恙?还是你揣摩到我们的消费心理,觉得反正买车认品牌,不在乎“前轮打滑”?现在都2024了,连几千块的小电驴都开始讲究“安全配置”,你却乐呵呵地宣传自己的“智能钥匙”。兄弟,智能车钥匙固然能拽拽,但——急刹时要的是“不摔车”而不是“不找钥匙”吧?
还有很多人会问:升级这些小玩意儿,有什么用?ECU针脚多了你还不如直接贯彻下去来个能刷动力的程序,汽油喷射更精细了但如果能省个一角两角的油钱也不能抵消三百块的涨幅啊!发动机减压阀确实让启动轻巧,电视广告看着有科技感,但老车主心里都明白,这玩意实际影响没那么大。大灯亮度提升,夜晚骑车能照得更远确实涨好感,可你知道街头那些改灯的人,不都是为了照亮“安全”?他们宁愿丢掉原厂的灯,追的是“能看见,能安全”。
这一代的驻车制动也许能防止斜坡溜车,又能方便停靠,这点确实很好,三百块涨价里就充其量值个二十块。还有那五种解锁方式的“智能钥匙”,光听就像苹果发布会里普及的镜头,似乎我们以后都要当“蓝牙玩家”,可你想想,有几个骑摩托的真会在日常生活里频繁用NFC、蓝牙配对?大多数人用钥匙机械一插,“啪”一下开走,智能钥匙的升级没法让你淡定地应对雨天被雷电伤害,倒是更容易丢,修起来还难。科技是什么?方便才是科技。如果“科技”本身变成了一个增加价格的理由,那不纯粹就是促销噱头?
但最核心的还是,没有ABS。就像买手机没5G,说功能强大却只是多了点壁纸,消费者要的不是“多了一朵花”,而是实际用得上的东西。市面上别的品牌,比如本田、新大洲、豪爵等,随手买个不到一万块的踏板,该有的ABS都有了,甚至发动机也更猛。你这边动力就6.9kW,人家已经蹦到7kW。发动机启停、脉冲点火,人家标配,你还是那套老思路。说句扎心的,这车之所以还能卖得动,靠的还是“铃木”这牌子,不是配置,不是创新。
那就会有朋友问了:铃木到底在想什么?你给我们这些忠粉看到的是什么升级?我看就是把每一次该有的重大升级拆成好几个小点,年年攒着点东西,年年小幅提升,就为了让你每年都掏点新鲜的钱。而且这三百块涨价,你说是成本上涨吧,目前这车的大件、套件都早已套路化,成本反而压得死死的,这小配置加钱本来就不是单纯的“物料费”,大部分是“情怀费”,是藏在产品里的套路。“升级”这个词,像极了“优化”——你用着用着发现,就是升级得越来越贵,但你安全还是没提升,体验还是没多少变化。
有没有可能,咱们买车其实也该反思:到底是看品牌,还是看配置?如果一辆车除了车标,其它都没亮点,值不值?都说消费升级,咱们也要升级自己的理念,是不是该让厂商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配着配着就没了、安全就是选配”?现在国内125踏板市场其实早就卷到头了,大家都明白“该有的都得给足”,给配置才是真诚运营,不给配置就是忽悠情怀。
为什么厂商总觉得我们会买单呢?其实就跟过去几十年一样,大家“认品牌不认配置”。铃木这些年确实靠着好口碑,靠着“皮实耐用、大空间、低油耗”这种传统优点,稳固了自己地盘。但日子一长,有竞争者不怕卷,汇集一堆新玩意儿,一分价钱一分货,你再靠情怀,别人拿实际配置说话,用户还真会变心。AFR、NS125GU这些新车型,就是冲着“有配置还便宜”来的。你提升一点灯泡的亮度,他们提升发动机动力,还送上前轮ABS。你还觉得“配置不重要,品牌更牛”,那就是把用户当成只会看皮鞋的审美型消费者。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果国内摩托车市场依然是“配点小东西就能涨价”,我们的消费到底会不会进化?每年都等新品,结果总是“换壳,添点小功能”,真正应该有的安全和动力始终不上新。愿不愿意花一万元,买一辆什么都满足的车,还是花更贵的钱,买一个缺这漏那的“品牌车”?
把目光拉回现实,铃木UY125,这次升级比不上同级的竞争对手,配置也还是拉胯。但还是会有买家,因为每个人对摩托的想法不同,有的人喜欢稳定可靠,有的人想追配置。问题是,只要你还在厂商给你画好的圈里打转,你永远不会得到超越的产品。当一辆车的升级越来越像“谈资”而不是“性能提升”,那你激动地上头买新款,其实是让厂商体验升级,而不是你体验升级。
最后想问一句,你真的在乎那些“技术创新”吗?你买踏板车是因为铃木还是因为安全?三百块你愿意为这些“加持”买单吗?下次如果还是没有ABS,你还会因为智能钥匙就选择买它吗? 安全配置继续被当做加配卖,新鲜感被用来营销,真正的市场进步就会一直拖延。消费者的选择才决定行业进步,你愿意用钱包投票,厂家才会掏出真正的底牌。否则,升级永远都是挤牙膏,体验永远都是老把戏。
这让人忍不住想:下一回你看到涨价和“升级”,你还会激动得掏钱吗?你的安全、你的体验,难道就值那三百块的“聪明车钥匙”?买摩托车,到底买牌子还是买配置,你想清楚了么?还是你已经习惯了“挤牙膏”般的升级,明知没有ABS还选择相信品牌兑现?最后,摩托车厂商究竟什么时候才愿意真正为消费者考虑,而不是在配置里做加法、在价格里做乘法?
这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想一想。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