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维塔车主在暴雨中疯狂摸索车内开关时

当阿维塔车主在暴雨中疯狂摸索车内开关时,当特斯拉车主在事故现场拼命抠动失效门把手时,这些惊心动魄的场景终于要迎来转机。近日工信部发布《汽车车门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直指近年来引发争议的隐藏式门把手乱象。

当阿维塔车主在暴雨中疯狂摸索车内开关时-有驾
当阿维塔车主在暴雨中疯狂摸索车内开关时-有驾

■设计创新反成安全隐患?车企的"美学执念"该刹车了

从特斯拉Model3的旋转式到小米SU7的触控式,新能源车企在门把手上的内卷已走火入魔。看似炫酷的设计背后,藏着致命隐患:碰撞断电时平推式需用指尖硬抠,触控式完全失灵,旋转式也可能因结构变形卡死。更讽刺的是,牛津大学研究显示,这些设计仅降低0.0001风阻系数,省下的电量还不够车载空调运行5分钟。

■4S店竟教车主用润滑剂?行业乱象触目惊心

蒙迪欧车主手册中的"喷润滑剂"操作指南,暴露出电子门把手的可靠性危机。笔者实地走访发现,某新势力品牌门把手在-20℃测试中故障率达37%,而更换单个电机驱动模块就要花费2800元。更令人揪心的是,某品牌应急开关竟藏在需弯腰才能触及的门框底部,这要是遇上紧急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写在最后:安全不该是设计的牺牲品

当蔚来ES8把门把手做成"星际战舰启动键",当极氪009给车门装上指纹识别,车企们似乎忘了:汽车首先是交通工具。这次新国标的及时出台,不仅是对行业乱象的纠偏,更是对"伪创新"的当头棒喝。毕竟再酷炫的设计,也抵不过生命至上的安全法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