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车友圈刷到一句挺有意思的话:“15万买新势力怕当韭菜,买传统品牌怕当古董。”抱着好奇试驾了刚上市的日产N7,突然发现这种“既要又要”的纠结症有解了。作为二胎奶爸,这次试驾让我对“顾家”这个词有了新理解。
刚摸到方向盘时有点恍惚——这台合资电车居然用上了无框车门,流光银车漆配上19寸运动轮毂,完全跳出了日系车的老派设计。销售小哥说他们专门请中国团队操刀,看来是真的读懂了年轻人要的“带电颜值”。不过最让我惊讶的是空间,前排调到我的驾驶位(身高182cm),后排同时塞进安全座椅和两位长辈居然不显局促。丈母娘上车时摸到座椅还感慨:“这椅子怎么像揉过的面团一样?”
真实续航最能暴露车企的“良心”。特意挑了个38℃高温天测试,开着22℃空调满城转悠,从浦东开到青浦往返四趟,表显掉了526公里实际跑了449公里,打折率算得上实在。周末跑高速回苏州老家,全程110km/h顶着限速开,到家还剩42%电量。对我这种周末必带娃郊游的家庭,这种续航焦虑确实小多了——毕竟充电桩排队时孩子哭闹可比电量焦虑折磨人。
真正让我破防的是带娃细节。传统车型的后排扶手基本是摆设,N7却设计成平板支架,儿子看动画片终于不用举到手酸。后备箱开口确实比轿车高,不过露营时帐篷杆从侧面斜插进去倒是方便。最意外的是这个“防晕车模式”,急加速时特意让老婆在后排测试,她说有点像地铁刚启动的缓推感,确实比之前坐朋友的特斯X要稳当。
智驾系统属于典型的“理工男思维”——没有花哨的自动变道,但车道居中和跟车距离调节做得异常踏实。上周五晚高峰堵在延安高架,打开辅助驾驶后系统跟车节奏自然,不会像某些新势力那样急刹急停。唯一想吐槽的是语音助手,唤醒时机械感明显,估计是芯片算力都让给辅助驾驶了,这点确实不如新势力玩得溜。
相比新势力那些冰箱彩电的营销话术,这台车打动我的反而是看不见的地方。比如母婴级环保材质,提车时真没闻到刺鼻味;座椅底下藏着49个传感器,开长途时会自动调整腰托位置;甚至考虑到了北方用户的痛,零下20℃电池预加热居然是标配。难怪销售说这车在哈尔滨卖得特别好。
有人觉得这价位选国产新势力配置更高,但作为每天接送孩子的车主,我更相信老牌车企对“家”的理解。毕竟比起屏幕尺寸,全家舒舒服服到达目的地才是刚需。前两天送孩子参加夏令营,看着他在后排安稳睡着的模样,突然明白“移动的家”不该只是参数表上的数据,而是这些润物细无声的细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