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来就说“未来中国车企只剩八家”,这话听着就像饭局里有人突然拍桌喊:“以后火锅只剩牛肉丸和毛肚,其他全下岗!”
你信吗?
反正我差点把手里的豆皮掉锅里。
谁定的局,谁又能保证八强真能笑到最后?
新闻一刷,满屏都是东风、一汽、奇瑞、比亚迪、长安、吉利、上汽、广汽,名字熟得像小区门口的早点摊。
可真要说这八家就能一统江湖,谁心里真没点数?
我老家那边有个说法:大风刮过,地上不只剩下大树,还能看到小草倔强地冒头。
车圈也是,风口一个接一个,先是新能源,后有智能化,到了今天还带上了自动驾驶的节奏。
头部企业没一个省心的,年年都像高考前的夜晚,谁也不敢先睡。
比如一汽,长春的大哥,早些年坐着国企交椅,结果新能源一来,老干部也得学会折腾,内部会议比小区的广场舞还密集。
再看东风,武汉的老炮,合资时代站在风口浪尖,现在得跟一批新势力抢饭碗。
奇瑞更有意思,芜湖的技术宅,别人买广告它搞研发,结果是自己兜里钱不多,技术却玩得飞起。
比亚迪就更像是理工男翻身做主人的现实版,当年多少人调侃它“山寨”,而今全球卖疯了,深圳的风一到欧洲都能闻见“BYD”的味道。
你说上汽最近那台智己LS6,4.8万台预售不说,52%燃油车用户转化,这数据一出来,别说市场,连我这吃瓜群众都得琢磨琢磨:这年头还能让油车粉心甘情愿“跳槽”?
800V高压平台,15分钟补310公里,听着像是给续航焦虑症开了药方。
副驾零重力、冰箱、曲面大屏,后排坐仨大高个都不挤。
说白了,这车脑子里装的不是油,是心思,是对中国家庭的摸底和宠溺。
可现实从不按剧本走,头部也会翻车。
吉利、广汽、长安这些年各自玩命,新能源、混动、出海样样不缺。
吉利收了沃尔沃,广汽AION自己单飞,长安混改搞得风生水起。
可你真以为他们能一直站C位?
就像体育圈,没人能包年冠军。
韩寒说过“人生就是一场长跑”,车企何尝不是?
只不过,这赛道上,谁也不知道下个弯道会不会突然飞出个特斯拉或者小鹏来个“贴地飞行”。
回头想想,几年前乐视造车闹得人尽皆知,结果呢?
春晚级别的热闹,收场却像深夜小区门口的烤红薯摊,烟都散了。
资本市场没情怀,谁跑慢谁就是下一个话题。
蔚来、小鹏、理想这些后浪,谁见风就上,谁见雨就躲,连我都看不明白这轮回是剧本还是综艺。
大家都爱看热闹,评论区更是八仙过海。
有人说市场集中是好事,买车像进超市,货比三家,最后剩的都是精品。
有人担心以后买车得跟买学区房一样排队,选项越来越少。
其实,网友的放大镜可有意思了,专盯着别人家的细节,自己家的大瓜倒是不吱声。
前几年还在“合资信仰”,现在国产车逆袭,欧洲市场都快成了中国电动车的练兵场。
SEO关键词什么的,这种“国产新能源崛起”“中国车企八强”“智己LS6试驾体验”,你说有没有搞头?
数据不会说谎,流量也不会睡觉。
说到底,所谓八强争霸,不过是市场在摆棋局。
政策利好、油价高、环保压力大,车企们拼得头破血流。
行业洗牌说来就来,今天的热搜主角明天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像足球场上,谁也不敢说下一个绝杀是谁。
智己LS6能不能带着上汽冲上头条?
新势力们能不能熬过资本寒冬?
别问我,我真不是神算子。
有意思的是,老百姓买车其实想法很简单,空间大、油耗低、智能一点、售后靠谱,最好还能来个大沙发。
你问他们谁会笑到最后?
有人信数据,有人看广告,有人就信邻居大爷一句“这车靠谱”。
专家预测还是市场投票,这事儿说到底得靠时间做裁判。
我倒是挺想听听你的想法——要真有那么一天,中国车企只剩八家,你会买谁家的?
你信谁的“未来科技”?
还是说,你更期待下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黑马”突然杀进来?
评论区别光潜水,来唠唠,万一明年的爆款就是你一句话点出来的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