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澳洲卖22万被说砸价?这哪是低价,是国产品牌扬眉吐气!
这事儿真挺有意思。国内卖不到10万的海豚,到了澳洲直接标价22万人民币起步;海狮07国内19万起,那边一摆就是25万往上。结果有友商高管跳出来喊,比亚迪这是在“砸价抢市场”。我一听就乐了,这剧本拿反了吧?什么时候轮到别人说我们价格低了?以前是谁把车加个标,价格翻着跟头往上涨?是谁让我们加价等车、还得笑脸相迎?现在轮到我们技术过硬、产品能打,卖得比你还贵,你倒急了?
说白了,这不是价格战,是地位战。过去几十年,合资品牌靠着技术壁垒,在中国市场吃尽红利。一辆普普通通的车,挂个洋牌子,就能卖出国产车几倍的价钱。消费者不是不明白,是没得选。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卡在别人手里,我们只能跟在后面跑。可现在不一样了,电动车时代来了,赛道重置。三电技术我们自己掌握,智能化我们不输人,设计审美也早就甩开当年那套“老外设计才高级”的观念了。
比亚迪不是靠便宜出海,是靠实力。你看它在澳洲的定价,根本没把自己当“廉价替代品”,而是直接对标特斯拉、大众ID系列这些主流电动车型。消费者愿意掏25万买海狮07,不是图便宜,是认可它的续航、安全、空间和智能化配置。这背后是刀片电池的技术底气,是e平台3.0的架构支撑,是十几年如一日砸研发砸出来的硬功夫。
更关键的是,这种定价策略传递出一种信号:中国品牌不再卑微。我们不是去“捡便宜市场”,而是去正面硬刚。你在欧洲卖30万,我在澳洲卖25万,配置还更厚道,这叫不公平?那你当年在中国卖40万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觉得自己不公平?技术领先的时候收高溢价叫“品牌价值”,轮到我们了就成了“倾销”?这心态,说白了就是不适应。
时代真的变了。以前是我们追着别人的尾灯跑,现在是人家得盯着我们的发布节奏。比亚迪在海外敢定这个价,是因为它知道,车摆在那儿,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差距。不是靠营销话术,是靠实打实的体验。你在展厅里坐进海豚,对比同价位的日产Leaf或者现代Kona,哪个空间更舒服?哪个续航更实在?哪个智能化更顺手?答案不言而喻。
这股劲儿,憋了太久了。从“能造出来就行”到“造得好还得卖得值”,中间是多少企业倒下又爬起,多少工程师熬通宵换来的。现在终于轮到我们把曾经被拿走的利润,一点点拿回来。不是靠偷,不是靠骗,是靠技术、靠产品、靠服务,堂堂正正地赢。
别再拿“低价倾销”这套说辞糊弄人了。真金白银的订单摆在那儿,消费者用钱包投票,选的是价值,不是便宜。比亚迪在澳洲的定价,不是底线,是底气。
赢,要赢得有尊严。我们不再需要低声下气,因为我们,真的站起来了。
中国车出海,拼的不是谁更便宜,而是谁更值得。
资料来源:比亚迪官网、澳大利亚汽车媒体CarsGuide、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