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叫代工厂了!10个月狂卖35万辆,赛力斯凭什么杀疯了?

疯了,真的杀疯了。

这个月车圈最邪门的事儿,莫过于赛力斯那张产销快报。

一个月,五万一千多台新能源车,就这么交出去了。

什么概念?

就是你前脚还在质疑这哥们儿能不能活到明年,后脚人家直接在你面前表演了一个原地起飞,顺便把大气层给捅了个窟窿。

今年一到十月,累计销量超三十五万辆。

这数字,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了所有曾经看衰它的人脸上。

这事儿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不合理”。

时间倒回两三年前,你要是跟人说,那个在泥潭里打滚、连名字都得念两遍才能记住的赛力斯,未来会成为豪华车市场的搅局者,能把BBA(奔驰、宝马、奥迪)的后院搞得鸡犬不宁,人家不把你当疯子才怪。

别叫代工厂了!10个月狂卖35万辆,赛力斯凭什么杀疯了?-有驾

那时候的赛力斯,空有一身造车的筋骨,却没有一个能打的“灵魂”,在新能源这片红海里,眼瞅着就要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另一边呢?

是那个被老美摁着脖子,却依然坚挺的华为。

手里攥着一堆王炸级别的智能技术,从智驾到座舱,啥都有,就是没个“准生证”,不能名正言顺地造车。

于是乎,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失意者”,就这么凑到了一块。

当时外界怎么看?

说得难听点,就是“代工厂”嘛,一个随时可能被踹开的工具人。

这种论调,直到今天,还有人在角落里小声嘀咕。

可结果呢?

这个所谓的“工具人”,现在成了全村人的希望。

别叫代工厂了!10个月狂卖35万辆,赛力斯凭什么杀疯了?-有驾

刚出炉的三季报,营收破千亿,利润五十多个亿,眼睛都不眨一下。

资本市场那帮人精,更是用真金白银投票,前两天在香港上市,据说公开认购的钱,能把港交所的门槛给挤破了。

这一切的引爆点,当然是那几台车。

问界M9,那台被余承东吹上天的“科技车皇”,直接把五十万以上那个级别的天花板给掀了,二十一个月卖了二十五万辆。

还有全新问界M7,这车简直就是个“复仇者”。

老款M7卖得那叫一个惨淡,几乎被判了死刑,结果新款一出来,像是被高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一个月订单就能把一年的产能给占满了,逼得理想的李想都得连夜开会,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这种来自最强对手的“认可”,比任何华丽的销量战报都来得更刺激。

当然,越是这种时候,越得冷静。

赛力斯和华为的这种“灵魂注入肉体”式的合作,到底是一次天作之合,还是一场与魔鬼的交易?

这俩的关系,你说不清道不明。

它不是简单的供应商关系,更像是一种共生。

华为把自己的大脑、神经系统、甚至品牌光环,一股脑儿地塞进了赛力斯的身体里。

这才有了今天这个横冲直撞的“问界”。

没华为,赛力斯早就凉透了;没赛力斯,华为的汽车梦也只能在PPT里飘着。

可问题也来了。

当所有人都把问界的成功归功于“华为牛逼”的时候,“赛力斯”这三个字,又该放在哪里?

这种身份的模糊和焦虑,现在是幸福的烦恼,未来可能就是最大的雷。

万一哪天,华为找到了一个更听话、或者更强壮的“身体”呢?

这把悬在头顶的剑,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

别忘了,牌桌上可不是只有他俩。

蔚来、小鹏、理想,哪个不是狠角色?

小米那条带着几亿流量的“大鲶鱼”也马上就要下水了。

传统巨头们虽然转身慢,可一旦他们决定拼命,那推土机般的实力也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你看,赛力斯的故事,根本不是什么爽文。

它是一部充满了赌性、权谋、技术崇拜和身份焦虑的商业大片。

它把中国制造业的坚韧、科技公司的野心,以及这个时代巨大的不确定性,全都揉在了一起。

现在,这个曾经没人瞧得起的“小透明”,已经正式在香港敲钟,成了所谓的“A+H”两地上市的新能源车企。

这与其说是一次融资,不如说是一次加冕礼,一次向全世界的宣告:别再叫我“代工厂”了,现在,请叫我“钮祜禄·赛力斯”。

至于这出戏未来怎么唱,谁知道呢。

但可以肯定的是,牌桌上的对手们,恐怕要失眠好一阵子了。

咱们这些吃瓜的,搬好小板凳,好戏,才刚刚开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