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河内将禁摩,是国内电动车企商机,但要吸取当年摩托车的教训

越南首都河内最近推出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禁摩政策。2026年7月1日起禁止燃油摩托车驶入一环市中心区域。几年内还会将禁令扩大到河内市三环。

河内全市机动车总量超过920万辆,包括110万辆汽车和690万辆摩托车;另有约120万辆外地车辆长期在市区通行。此消息一出,利好国内电动车企业,摩拳擦掌的恐怕是大有人在。

确实,河内的公交仅覆盖19%出行需求,禁摩令一出,百万打工族通勤如何解决?这是个很大的市场,电动车将迎来一波迅猛增长。但中国电动车企若想在越南打开市场,一定不能忘了十几年前摩托车进入越南的教训。

越南河内将禁摩,是国内电动车企商机,但要吸取当年摩托车的教训-有驾

大约在90年代末至2010年代中期,中国摩托车曾在越南市场取得非常显著的成功。2002年,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的合计占有率逼近 80–90%。其中代表性品牌为力帆、宗申、隆鑫、嘉陵等。力帆是其中在越南起步最早、投入最多的中国品牌。宗申排名次之,其他品牌也都有一定占有率。

那是中国摩托车在越南最辉煌的年代。在此之前,越南摩托车市场为日系品牌占据,国产摩托车以低价切入,价格仅为本田等日系品牌的一半甚至更低。国产品牌通过灵活的渠道快速渗透。而当时越南家庭收入有限,对交通工具的需求极高,中国车正好填补了性价比的市场空白。

可是好景不长,辉煌仅仅持续了十来年光景,到2015年前后,中国摩托车的市场份额已从60%以上跌至不足10%。日系品牌卷土重来,其中本田成为绝对主力,占据了超过七成市场份额。然而中国摩托再也没能重新发力,份额持续下跌,到2018年以后,已下降到不到 1%。

越南河内将禁摩,是国内电动车企商机,但要吸取当年摩托车的教训-有驾

为什么中国摩托集体遭遇滑铁卢?

今天再看已无比清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质量问题严重,导致口碑崩塌。

出口越南的摩托车,尤其是早期车型,很多产品使用劣质零件、粗糙制造,常出现发动机漏油,甚至刹车失灵、车架断裂等问题。并且由于售后体系缺失,造成维修困难、配件难找,更没有系统性的服务网点。长此以往,给越南消费者留下了中国车便宜没好货的印象。

另一方面,日系车份额失守后并未退缩,而是迅速反应。本田、雅马哈等车企低价车型与中国车竞争,价格差距大幅缩小。日系车在越南本来就有耐用、省油、保值的口碑。当价格差距不再那么明显,越南人更倾向于选择日系摩托。

越南河内将禁摩,是国内电动车企商机,但要吸取当年摩托车的教训-有驾

当然,日系车反击后,国产摩托也没有束手待毙。比如力帆,它也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挽回声誉。比较知名的就有在河内举办“摩托飞跃红河”大型活动,签下越南球星黎玄德加盟力帆俱乐部等品牌营销事件,以及率先在越南本地投资建厂等本地化布局。

可惜的是,这些举措虽然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但核心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总体未能成功扭转市场局面。中国摩托品牌在越南市场的低迷一直延续到现在,日系品牌优势难以撼动。

所以中国摩托车在越南的从巅峰到边缘,是一个典型的以价格冲市场、因质量栽跟头的案例。它告诉我们,在海外市场如果只靠低价、缺乏品牌和服务支撑,就算短期风光,也不能走得太远。

那么现在有可能轮到电动车了,目前越南国内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是他们的国产品牌VinFast。中国产电动车与它相比,已经在供应链、成本控制、智能化等方面具备了优势。但就算具备一些比较优势,也要记住十几年前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再重蹈覆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