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最后的优势没了?奔驰固态电池上路,1205公里不是终点

“你开1200公里试试,中间不许充电。”这话要是搁在几年前,听起来就像个笑话,或者是个存心刁难人的圈套。

可奔驰那帮工程师,就把车从德国斯图加特,一路开到了瑞典马尔默。到了地方,车没趴窝,仪表盘上清清楚楚地显示,还能再跑137公里。一千二百零五公里,中途零充电。这事就这么发生了。

这些年,我们听了太多关于电池技术“颠覆性突破”的故事,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固态电池,这个被吹了快二十年的“圣杯”,一直都是“五年内实现”的常客。每年都有那么几家公司跳出来,拿着PPT和实验室数据,告诉我们未来已来。结果呢?未来总在未来。这导致很多人一听到“固态电池”这四个字,心里都犯嘀咕,觉得又是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营销。

燃油车最后的优势没了?奔驰固态电池上路,1205公里不是终点-有驾

所以当奔驰真的把车开出来跑了一趟,还跑出个这么离谱的成绩时,感觉就不太一样了。它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四个轮子在高速公路上实打实压过的痕迹。

这次的功臣,其实是个有点奇妙的组合。电芯,来自一家叫Factorial Energy的美国公司,这不奇怪,全球合作嘛。但真正把这些电芯攒成一个能打的电池组的,是奔驰的F1团队。对,就是那个在赛道上为了零点零一秒拼命的部门。一群玩惯了极致性能的疯子,被拉来干民用车的活,这事本身就透着一股子狠劲。他们没搞什么复杂的理论,而是用赛车那种简单粗暴的逻辑解决问题:电池会热胀冷缩不稳定?那就给它装一套能自动调节压力的气动装置,让它自己“呼吸”。效果立竿见影,能量密度硬生生提了25%,体积和重量却没变。

这个细节,比那个1205公里的总数更有意思。它说明技术路线可能真的走通了。

大众那边其实也没闲着,他们的固态电池也拿出来了,只不过测试平台选得有点……清奇。他们把电池装在了一台杜卡迪摩托车上。这当然也是一种测试,但总让人感觉,跟奔驰直接拿旗舰轿车EQS跑长途比起来,气势上弱了点。一个是在验证极限续航,一个像是在做技术展示。

燃油车最后的优势没了?奔驰固态电池上路,1205公里不是终点-有驾

奔驰的首席技术官马库斯·谢弗说,计划在本十年内把固态电池推向市场。这话要是以前听,我多半会撇撇嘴。但现在,看着那个1205公里的数据,感觉就不一样了。这不再是一个遥远的饼,而是一个能看到倒计时的承诺。

这事真正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续航焦虑。而在于,它可能直接抽掉了燃油车最后一块遮羞布。过去,电动车主总得有点“规划精神”,出门前盘算路线和充电桩,这是一种妥协。可当一辆电动车能一口气跑完绝大多数人一天的驾驶极限,甚至比很多油车一箱油跑得还远时,那种妥协的必要性,就突然消失了。

燃油车最后的优势没了?奔驰固态电池上路,1205公里不是终点-有驾

整个行业花了这么多年,建了这么多充电桩,都是为了解决“补能”这个麻烦。现在突然有人告诉你,或许,这个麻烦本身,可以被技术直接抹除掉。这种感觉,挺奇特的。就好像你苦练屠龙之技,结果世界上根本没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