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开幕前的4月21-22日,北京现代完成了首款纯电平台SUV ELEXIO的全球首秀,并发布“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最新战略。新车将于今年三季度上市,届时将开启北京现代向电动化转型的全新篇章。
与很多合资公司一样,北京现代的电动化转型并不顺利,该公司之前曾推出过菲斯塔纯电动、名图纯电动、昂希诺纯电动等几款电动车型,但市场表现平平。目前,北京现代没有在售的纯电动车型或者插电式混动等新能源产品,现代汽车通过进口方式在中国市场销售IONIQ 5 N (艾尼氪 5 N)纯电动车,但由于售价太高,销量也很低。IONIQ是现代汽车2022年推出的全新电动汽车专属品牌,目前尚不清楚该品牌的车型是否有在中国本地生产的计划。
据北京现代此前释放的信息,未来三年是该公司向电动化转型的关键阶段。2025年是北京现代的新能源品牌元年,将通过ELEXIO的上市开启智电新征程。2026年将是北京现代的用户体验提升年,将通过全面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向服务型合资品牌转型。2027年将迎来北京现代的新技术亮剑之年。
未来四年,北京现代每年将推出2-3款新能源车,涵盖轿车、SUV、MPV等车型,实现纯电、混动、增程全覆盖。
ELEXIO基于现代汽车的全球电动车专用平台(E-GMP,Electric Global Modular Platform)打造,拥有全新设计、高级内饰、超强智能、超长续航和卓越性能。接下来看一些关键信息。
首先,新车的名称ELEXIO。据现代汽车官方信息,这个命名是英文单词ELECTRIC(电动)的创意变形,这也就指出了它的电动车身份。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提到2022年现代汽车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电动汽车专属品牌IONIQ,但ELEXIO并未使用这个品牌,背后是什么考量还有待了解。
其次,续航和充电。目前还没有电池容量的信息。官方信息显示,常温环境下,ELEXIO的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以上,预计这是最长续航的版本,可能还有续航稍短的版本。充电效率方面,27分钟将电池电量从30%充至80%。数据并不惊艳,但也不算慢,能满足日常使用中快速补能的需求。
电池安全方面,ELEXIO通过增大车身尺寸(相较于电池宽度而言),为电池包预留出了充足的安全空间,确保车辆遭遇侧面碰撞时电池包能得到妥善保护。同时,车身底盘采用8横7纵的网格结构,也给电池包提供了充分的保护。据了解,ELEXIO不仅满足中国市场碰撞标准,也通过了澳大利亚最为严苛的碰撞安全测试。
第三,智能化方面。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辅助的表现在合资品牌中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相比,在某些最领先的功能方面可能会有差距。首先来看,智能座舱,ELEXIO采用高通SA8295P座舱芯片+新概念驾驶信息显示屏,这个配置不低,预计能提供丝滑流畅的人机交互体验。智能车机为用户提供音乐、视频、游戏、KTV等娱乐功能。手机与车辆无缝衔接,用户在导航时可即时获取大众点评、百家号、小红书、马蜂窝等平台上的即时信息,还能观看与周边位置相关的抖音视频。新车也有语音操控功能,支持多音区连续对话,还有大语言模型(LLM)加持,具备更自然的语音交互能力。
再看智能驾驶辅助,新车采用的事毫末智行提供的组合辅助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智驾能力达到L2+级。但不清楚哪些功能将在新车上市时提供,哪些功能要后续通过OTA来升级。官方信息指出,2025年将升级组合辅助驾驶功能以及记忆停车功能,2026年将推出L2+级城市组合辅助驾驶功能。从这个时间表来看,要落后于国内造车新势力的节奏。
最后,来看看ELEXIO的设计。必须要指出的是,ELEXIO的设计有很高的原创新和独特性,在目前设计高度同质化的纯电车型市场中,称得上是一款很有辨识度的新车。
ELEXIO的外观设计具有非常鲜明的原创元素,车头宽大饱满,前灯组没有采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贯穿式灯带”设计,灯体轮廓以“∞”为基底,内嵌8组水晶棱镜矩阵,一方面呼应了中国文化中8的吉祥寓意,另外,也通过光学折射形成流动的动态效果,看起来非常高级。
尾灯采用独立切割宝石级透镜组成,夜间点亮时呈现“星轨汇聚”的立体光效,刹车灯运用高科技图像元素进行收尾设计。
从侧面看,ELEXIO采用了短前悬+长轴距的设计,既提升了空间实用性,也带来更好的灵活性与通过性。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20英寸大轮毂能有效减少托底风险。侧面的线条比较凌厉,营造出强烈的运动感。
防滑板设计与侧边线设计实现无缝连接,展现出高度均衡的设计理念。后保险杠下端造型延续前端硬朗风格,通过一致的设计语言强化BOLD PREMIUM风格,体现车辆设计的整体性与连贯性。
总结:ELEXIO的整体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新车层出不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给人一种过目不忘的第一印象。但官方目前释放的产品信息还不够丰富,还不能很准确的判断这款车的产品力如何,需要借助后续释放的更多信息来做进一步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款车是北京现代向电动化转型的一款战略产品,厂家对它寄予了很高期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