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退潮:理想小米蔚来小鹏改称辅助驾驶,政策收紧成主因?

2025年“五一”假期,新能源市场迎来微妙转折。当记者踏入深圳、太原等地品牌门店,曾高悬展厅的“智能驾驶”标语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移动生活空间”“家庭出行伙伴”等新话术。这场营销术语的集体迁徙,折射出行业对技术宣传的深层反思。

“智驾”退潮:理想小米蔚来小鹏改称辅助驾驶,政策收紧成主因?-有驾

在理想汽车展厅,销售人员手持平板演示家庭场景模式,刻意淡化“第一梯队智驾”的过往标签。“我们更想让用户感受冰箱、彩电、大沙发带来的幸福感。”这位从业三年的销售顾问坦言,如今展示智驾功能前必先强调“L2级辅助驾驶”的法规界定,方向盘电容感应接管技术成为规避风险的标配话术。

小米门店的转变更具标志性。SU7系列悄然将“智驾”改称“辅助驾驶”,销售人员着重介绍800V高压平台与电机性能,智能驾驶功能被后置至体验环节。当被追问城市NOA进展时,对方谨慎回应:“功能需通过OTA逐步解锁,现阶段主推的是‘人车共驾’理念。”

“智驾”退潮:理想小米蔚来小鹏改称辅助驾驶,政策收紧成主因?-有驾

这种谨慎态度在蔚来、阿维塔等品牌门店同样显现。蔚来销售顾问手持功能对比表,将ET5的城区NOA权益与萤火虫车型的基础LCC功能形成差异化定位;搭载华为ADS系统的阿维塔,则将宣传重心转向“先锋设计”与“品质工艺”,智驾系统细节仅在用户主动要求时简要带过。

行业风向的转变早有端倪。2024年末工信部连发两道通知,明确禁止使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模糊表述,要求统一采用“组合辅助驾驶”术语。今年4月,中汽协与中汽学会联合倡议规范功能命名,公安部道研中心更警示虚假宣传可能面临的刑事追责。政策高压下,车企开始重构技术叙事逻辑。

“智驾”退潮:理想小米蔚来小鹏改称辅助驾驶,政策收紧成主因?-有驾

鸿蒙智行问界品牌成为罕见的例外。其门店仍完整展示华为ADS系统的脱手驾驶能力,但销售人员会同步递上免责声明:“高阶智驾是辅助功能,碰撞责任优先由交强险承担。”这种“技术展示+风险对冲”的双轨策略,正在成为新规下的标准操作范式。

车企管理层的表态更显露行业共识。华为BU CEO靳玉志在2025上海车展直言:“眼睛不能离开路面,手不能离开方向盘。”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将“自动驾驶”改称“智能辅助驾驶”,并安排产品经理陪试驾以明确功能边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论断更具代表性:“安全是智能化的底线,规范表述不会阻碍技术进化。”

“智驾”退潮:理想小米蔚来小鹏改称辅助驾驶,政策收紧成主因?-有驾

当技术狂奔遭遇法规约束,车企正在寻找新的叙事支点。从堆砌算力参数到强调座舱舒适,从比拼城市NOA覆盖范围到细化OTA推送节奏,行业开始学会在创新与责任间走钢丝。这场营销话术的退潮,或许正是智能驾驶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当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谁在筑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