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

眼下如果要说整个车圈谁最能打、谁最敢拼、谁最有想法,真别说,小伙伴们谁还记得三年前谁会押注“吉利就是下一个世界级玩家”?那时候网上还有人吐槽:“新能源就新能源呗,吉利这老牌‘油厂’搞什么虚的。”可2025年才过半年,吉利可真是“用数据堵了网友的嘴”:上半年就卖出去将近141万辆车,账面收入一千五百多亿,新能源销量跟着火箭蹿升,渗透率直接飚到55%,过去那点质疑声,扔出去都淹没在吉利月销23万多的数字海洋里。是不是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既视感?这热搜,吉利不是蹭上去的,而是硬生生挤上去的。

不过,这波操作背后的玄机,大家伙都看全了没?“一个吉利”这把操作,可不是搞“内部团建”那么简单。先别着急拍手叫好,咱们抽丝剥茧细品品这里到底有什么弯弯绕绕。不信你瞧,台州宣言一出,吉利跟极氪正式牵手,直接把这个传统车厂和最能打的新势力子品牌捆成命运共同体。油车、纯电、插混,甚至什么醇氢电动……你想要的动力形式,它都有。原来分裂搞,各管一摊,消费者挑花眼,现在合成“超级吉利”,主流市场、中高端、旗舰豪华,全给你盘活。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你要说,这一合是“终局”吗?官方直言,才刚刚开始。各大品牌自带性格光环,继续打差异牌,不过技术平台,要啥共享啥。说白了,吉利从此不再单打独斗,转身变成“集团军出击”,这协同作用,表面上看是销量支撑,底下藏着成本管控、研发节奏齐步走。再来是一组细节:什么外汇收益三十多亿呀,管理&研发都省不少,财务这块把关的韧性,网友都忍不住调侃,“吉利这回是赚钱把自己也吓了一跳吧?”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当然啦,别以为光有销量就能高枕无忧。摊开半年报,吉利还是有点小“苦恼”:虽然卖得猛,归母净利润居然还同比掉了14%。本来以为这是不是“虚高表象”,好家伙,人家一解释,原来是“非经常性因素”搞了点小动作——剔除后“核心利润”反而暴涨102%,直接翻倍。这搞得观众一愣一愣的。其实细琢磨下也是,去年“台州宣言”合体带来的“协同红利”慢慢释放,高端车、新能源、燃油老本赚钱点还都没落,抢到了增量、守住了存量。

市场渠道那边也是卷王级别:吉利中国星、吉利银河、极氪、领克四条腿齐奔,门店扩张简直像下饺子——银河刚过一千一,极氪近五百,领克也把“新能源零售中心”玩出花。你要想象,平均每个月铺出去多少家新店,后台九成九的营销人员估计忙得脑袋发晕。不夸张地说,吉利现在的销售网络,已经不像传统汽车品牌,更像互联网大厂“流量地毯式轰炸”。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绕回七月,销量继续爆表:二十三万七千多辆,同比再爆58%。啥概念?连续11个月保持月销20万+,这都不是“稳定水平”,这叫“常态化火箭速度”。绝对值之外看进度条,吉利年度300万辆KPI居然已经完成一半多,想跑到年终冲刺,估计高管们都在想“是不是计划又得调高啊?”

众多子品牌中,银河系列贡献值直接拉满,星愿月销4万多,银河E5卖1.3万多。你问“为什么能卖这么好”?一句话概括:爆款DNA,精准研发和市场嗅觉牛到家。这年头,能做到当月新车卖成爆款,隔壁品牌看了都想抄,但就是复制不来。

同步来看新能源领域,渗透率短短几年冲到55%,数字很能打。七月新能源销量十三万多,同比120%增长,银河这块同比增长237%。眼看其它友商要翻车,吉利这波反向“风口起飞”。银河EM-i、星耀系列各守一摊,“周销榜霸主”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插混高端、纯电主力,连欧洲车企那些高冷脸都摆不住了,“卷到国外去”的既视感。

极氪打的是豪华市场,7月近1.7万辆,三十万级新能源“猎装王者”,新发布的浩瀚-S平台,什么超快充、兆瓦电驱,AI智能座舱……看不懂也得服气,“硬科技光环”本土造车卷到世界前列。极氪9X蓄势待发,八月成都车展就要上新,国内高端纯电SUV格局,很可能被重新洗牌。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领克表现也显眼,7月2.7万辆,累计交付一百五十万台。新旗舰领克900连续三月高端混动SUV前三,对“35万+价格档”主流用户极具吸引力。技术上标配激光雷达,推出更多EM-P新车型。大家伙追求新奇配置,这便成了差异化竞争新支点。

千万别以为吉利只会“新能源突围”,传统燃油依然还在抢风头。7月“星系列”九万八,帝豪、博越等经典车型也频上热卖榜。逆势中溜滑,传统车型焕新升级,老牌优势继续深耕,电动化转型又不撕老底子,这思路简直是“盯着天吃饭,脚还踩在地上”。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其实,外行人只看到销量,老司机才明白吉利的底气藏在底层技术。2025年谁还能像吉利这样把AI全场景铺满,做“全域AI 全域安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吉利银河M9搭载的端到端AI语音大模型,搞得跟现实版“汽车陪聊”似的,不只是你说我听,还能主动问候、关心司机心情。据说吉利智能座舱系统还拿了WAIC“镇馆之宝”大奖,强的不是炫技,是让你坐在车里,科技感像被AI拥抱。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谁说安全不是核心竞争力?领克Z20、极氪7X全球五星安全,这样的成绩,多少洋品牌都红了眼。安全辅助、智能驾驶这些“看不见的功夫”,现在都成了吉利核心竞争力。官方都发话,要搞AI底层、声学自研,2027年要建创新生态标杆,2030主攻AI和新材料,2035绿色制造全覆盖。这雄心,放在全球汽车历史的时间线,算得上敢想敢做。

新能源圈有句老梗:国内卖得好,不等于世界都认识你。但吉利偏要用事实怼脸。7月海外出口3.5万台,前七个月近22万。今年最热话题之一是EX5登陆波兰、巴西、意大利,东南亚市场多点开花,印尼车展银河星舰和星愿纷纷站台,连新能源补能网络都开到了香港、欧洲。比销量更硬核的是:凭全球安全认证,极氪、领克跻身“全球车”行列。这出海步伐,已经不是“出省”而是真正全球化。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说到底,什么支撑吉利有底气喊出300万辆新目标?其实答案就藏在这份多维度进击。不是单一拳头产品,而是“全阵线冲锋”:AI赋能+多品牌协同+全球生态布局+技术降本,最后还想着环保和企业社会责任。17家绿色工厂、零碳工厂、曹操出行减排,医疗援助几十个县市。这些兑现承诺的实际行动,让“可持续发展”不再只是口号。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但最有意思的是,吉利官方怎么说?“300万辆不是数字游戏,是AI生态和全球协同自然结果。”想想看,车圈多少厂商逆水行舟,不是掉了销量就是产品跟不上,吉利却玩出“大满贯”,既冲规模,又拼利润,还能可持续。这不是一时之功,是一步一个脚印累出来的。

当然游戏还没结束。产品压力和市场变数每天都现实上演,友商反攻随时可能,新的爆款也会由对手出现。但吉利给全国、甚至全球同行立了个flag:这一波不是“偶然”的科技爆发,也不是靠情怀活命,而是真刀真枪在产业效率、营销节奏、技术创新、渠道组织等方面做了产业级别的“集体升级”——你要说有没有短板,其实谁都有,但人家是主动进化,是背着KPI还在找突破。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你问“下一个惊喜会是什么”?也许就是AI领域的又一轮突破,也许会是新能源出海“逆袭剧”,更可以是燃油技术变身“终极解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吉利这种节奏不太像是昙花一现,反倒像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缓慢但坚定落地。未来还会不会有新王登场?未知。但现阶段,吉利的这套组合拳真有点无可挑剔的意思。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用硬核技术和全域AI,吉利为何能成中国车市最大“变量”?-有驾

想问问看屏幕前的你:如果手里有30万预算,你会不会考虑一下银河或者极氪?对于AI和智能化,你想在车里体验到什么令人惊喜的小功能?评论区聊聊,说不定,下一个“爆款灵感”,就从你这儿被“吉利工程师”听到了呢!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