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个月前还在新能源浪潮中摇摇欲坠的燃油车,竟在4月打出了漂亮的反击战?
当吉利星越L以超过两万的销量数据摘下桂冠时,特斯拉Model Y却在榜单上退居第三。
这场逆转让所有喊着“燃油车已死”的人,都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
翻开4月SUV销量排行榜,前十名里赫然躺着六款燃油车。
博越L以黑马姿态首次冲入前十,本田CR-V和RAV4荣放这些老牌选手稳如泰山。
就连曾被唱衰的日系阵营,也靠着卡罗拉锐放等车型集体回血。
更耐人寻味的是,销量破万的燃油车军团里藏着不少“狠角色”。
瑞虎8和探岳在腰部市场厮杀得难解难分,哈弗大狗硬生生从新能源口中抢下份额。
甚至豪华阵营的宝马X1都卖出了3700辆,比某些新势力品牌全系销量还高。
反观新能源阵营,前十名仅剩四席的窘境暴露了致命短板。
宋PLUS新能源虽然守住亚军,但和星越L的差距已经拉开明显身位。
曾经月销轻松破三万的Model Y,这次连两万大关都没摸到,环比暴跌的数据像一盆冷水。
这场逆转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市场:充电焦虑尚未解决,油价波动反倒刺激了燃油车消费。
当星越L把起售价压到12.79万,宋PLUS新能源的性价比优势瞬间被稀释。
就连理想L6这样的增程式选手,也没能阻挡燃油车在中低端市场的疯狂反扑。
细看榜单中段,燃油车的反攻更加犀利。
逍客靠着终端3万优惠杀回第三梯队,锋兰达硬刚零跑C11不落下风。
问界M9在最后一周狂卖近4000辆,却依然被燃油车挡在前二十门外。
豪华车市场的变化更值得玩味。
凯迪拉克XT5和途昂这些“过气明星”,销量竟然碾压了魏牌蓝山。
坦克300用非承载式车身和机械四驱,在新能源包围中撕开5000辆的缺口。
就连国产高端燃油车也在闷声发财。
红旗HS5默默卖出五千多辆,比小鹏G6多出整整一个零头。
普拉多这种油老虎还能月销两千,恐怕让不少纯电车型嫉妒到眼红。
这场战役中最精彩的,当属日德系燃油车的防守反击。
途观L和CR-V这对宿敌,罕见地联手守住前十阵地。
RAV4荣放用混动技术证明:省油,从来不是新能源的专利。
而新能源阵营的疲态,在榜单后半段暴露无遗。
唐新能源跌到53名,连坦克300的尾灯都看不见。
蔚来ES6即便祭出降价大招,也只能在第三梯队勉强站稳。
燃油车的逆袭绝非偶然。
当消费者发现插混车型保养成本直追燃油车,纯电车型保值率依旧惨淡。
那些被诟病“老旧”的内燃机,反而成了务实之选。
这场销量大战还揭开了另一个真相:细分市场的话语权从未转移。
在硬派越野领域,豹5卖不过坦克300;
在家庭用车市场,CR-V仍然是无可争议的王者。
就连看似被颠覆的豪华市场,其实暗流涌动。
揽巡和普拉多这类油车,照样能卖出两千辆。
而号称“500万内最好”的问界M9,终究没挤进头部阵营。
这场燃油车的绝地反击,给所有品牌上了一课。
当星越L用CMA架构证明燃油车也能智能进化,
当博越L把L2级智驾下放到12万价位,
市场终于明白:淘汰燃油车的不是技术,而是傲慢。
此刻再回头看Model Y的滑铁卢,一切都变得合理。
当充电桩覆盖率追不上销量增速,
当电池成本下降速度不及预期,
消费者用钱包投出了最真实的一票。
这场逆转让整个行业陷入沉思:
是否过早地给燃油车判了死刑?
当混动CR-V的油耗降到4升,燃油车的进化空间究竟还有多大?
数据不会说谎,4月的榜单就是最好的见证。
在新能源渗透率增速放缓的当下,
燃油车用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宣告:
这场战争,远未到终局时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