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豪车共享给陌生人?醒醒吧,这不是商业模式,这是现代修仙

最近这个新闻,讲真,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上海一位大哥,开着他那辆价值百万的奔驰房车,一路闪电战到了南宁,然后突然觉得,诶,我想家了。于是高铁一坐,回家了。留下了那辆百万的移动堡垒,就那么孤零零地停在南宁的街头。

百万豪车共享给陌生人?醒醒吧,这不是商业模式,这是现代修仙-有驾

这还没完,大哥的操作才是典中典。他发了个视频,说车没锁,钥匙就藏在车尾某个犄角旮旯里,谁想玩,自取。就问你怕不怕?这不是请客吃饭,这是直接在新手村空投了一把满级神器,还附带说明书。

一瞬间,这辆奔驰房车成了南宁最新的网红打卡地。一堆人跑去参观,合影,体验。但就是没人敢真把这玩意儿开走。废话,这玩意儿不是压缩毛巾,碰一下可能一个月的工资就没了。直到一位莫先生出现,一个B照在手的退伍军人,堪称天选之子。

他私信了车主,发了证件,录了视频说后果自负。车主大哥大手一挥,准了。于是,莫先生就带着老婆孩子,开着别人的百万豪车,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百万豪车共享给陌生人?醒醒吧,这不是商业模式,这是现代修仙-有驾

这简直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百万豪车共享给陌生人?醒醒吧,这不是商业模式,这是现代修仙-有驾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核心问题,这件事的本质,不是什么社会信任测试,这是一场大型的、充满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行为艺术。而且是那种只有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行为艺术。

你把主角换一下,把百万奔驰房车换成一辆二手五菱宏光试试?你信不信第二天车主连车轱辘都找不到。为什么奔驰就可以?因为奔驰这个牌子,它本身就是一种玄学。那个三叉星辉的标,自带一层看不见的金钟罩铁布衫,它宣告的不是“我很贵”,而是“我背后的主人你惹不起”。这是一种无形的结界,挡住的是那些真正心怀不轨的人。所以,这不是在测试人性,这是在测试品牌光环的硬度。

会买奔驰的人,很多时候买的就不是一辆车,而是一种身份的确认,一种“我的人生已经不需要向谁证明什么了”的松弛感。这位郭大哥的行为,就是这种松弛感的终极体现。他不是在分享房车,他是在分享他的人生观。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然后我们再看这位借车的老哥。他是一个退伍军人,持有B照。这简直是SSR级别的完美模板。这波操作,如果是个游戏,那就是主线任务的完美NPC出现了,属性点全部加在了“可靠”和“驾驶”上。车主说“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人没什么问题”。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的经验告诉我,中年男人的直觉,是这个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东西之一,仅次于他们日渐稀疏的发际线。

说实话,我自己的车要是被人蹭一下,我能心疼三天,还得发个朋友圈骂骂咧咧。

所以车主不是靠直觉,他是在赌,赌来的人是个体面人。而莫先生的出现,让他赌赢了。他不仅把车开去玩了,回来还给洗得干干净净。这叫什么?这叫江湖规矩。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场行为艺术,因为有了这位莫先生的配合,才算真正完成了闭环,升华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这事儿魔幻得有点不真实,像是我在编的一个网络小说开头。

那么,这里面真正的风险在哪?根本不是车被偷走。真正的风险是事故。一台百万的奔驰,随便来个亲密接触,维修费就能让你心态爆炸。莫先生录了个视频说自己负责,这玩意儿在法律面前有多大效力,大家心里都有数。真出了事,保险怎么赔,责任怎么划分,能扯皮到天荒地老。

所以车主郭大哥,他不是在冒险,他是在开悟。他已经跳出了“物”的束缚,进入了一种“道”的境界。车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实现他哲学思想的道具。这辆房车,已经不是房车了,它是一个移动的功德箱。

百万豪车共享给陌生人?醒醒吧,这不是商业模式,这是现代修仙-有驾

最后,郭大哥说,他觉得房车空置率太高,是资源浪费,他希望未来可以尝试做共享房车。

听到这里,我笑了。

老板,你开窍了,你悟了,但是你对共享经济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第一层。共享经济的核心不是性善论,而是冰冷的商业规则和风险控制。你这次的成功,是一个幸存者偏差的极致案例。你遇到的不是一个普通的用户,你遇到的几乎是一个圣人。

百万豪车共享给陌生人?醒醒吧,这不是商业模式,这是现代修仙-有驾

你以为可以复制,可以推广?

最好的商业模式,是把人性的弱点算进去,而不是去考验人性的光辉。只要有一个人在你车里干点出格的事儿,你的整个信任体系就得崩塌。一次成功,不代表什么。但能成功,就是能成功。

所以,共享房车的未来不在于模式,而在于你得祈祷,下一个借你车的陌生人,依然是个B照在手、品德高尚的退伍军人。

这不叫商业模式,朋友,这叫修仙。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