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上午喜提问界M9,下午就挥泪甩卖了那台心肝宝贝保时捷,嘴里还嚷嚷着“驾驶感天壤之别”。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有点儿赛博朋克?想当年,保时捷那可是“人尖儿”的身份象征,现在说抛就抛,还为了个自主品牌电车,这画风转得有点猝不及防啊。
这位老兄自曝,那辆开了四年的卡宴,当年可是咬咬牙花了近百万大洋才搞到手,现在想脱手,二手车贩子开的价码让他直呼“扎心”。他说,四年前鹏城保时捷门店,一个月能出货两百台,现在一个月怕是连零头都不到,这断崖式下跌,着实让人虎躯一震。
这保时捷,咋突然就不灵了呢?
一个明摆着的原因,是诸位老铁的购车心态变奏了。往昔可能更在乎牌子响亮,觉得开出去倍儿有范儿。如今呢?更讲究实惠了,在意驾驶体验、性价比。说白了,就是消费降级的具象化演绎。
但依我看,更关键的还得是产品力本身。这位仁兄说了,深度体验过纯电车后,顿觉智能汽车带给驾驶者的愉悦感,那真是油车拍马都赶不上。与其把它当成一个交通工具,倒不如看作是一个有头脑的智能管家,能帮驾驶员分担不少琐事。细琢磨一下,现在玩车,谁还只盯着代步功能?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才是未来的主旋律。
当然咯,时代大背景也得考虑进去。荷包吃紧,大家兜里没余粮,或者说不敢轻易剁手了。豪车销量遇冷,也在意料之中。
这位老哥还抛出了一个颇有玩味儿的论调:保时捷身价暴跌,对咱国家来说是利好。因为那些豪华汽车品牌,大多是欧美老牌劲旅,他们靠着高溢价收割全球中产阶级,赚得那叫一个钵满盆溢。他之前去欧洲溜达,看见当地土著过着悠哉游哉的生活,周末拖家带口出去浪,为啥能这么“松弛”?说穿了,就是人家国家福利好。高福利哪儿来的?还不就是靠着这些产品的高溢价撑起来的?
所以说,要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能实现弯道超车,把这些“品牌光环”给扒拉下来,将来咱们是不是也能搞搞高福利了?
这话听着有点“凡尔赛文学”,但仔细品品,似乎也并非全是无稽之谈。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哥们儿抛弃保时捷,转投问界M9的怀抱,真就只是因为“驾驶体验云泥之别”吗?我觉得,恐怕还有一些“面子”之外的考量。
现在开国产新能源,在某种程度上也变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站队”。力挺国货,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舒适性方面的优势,确实俘获了不少芳心。
当然,也难免有人是嗅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掘金”机遇。毕竟,现在油价居高不下,开电车确实能省下一笔可观的开销。而且,新能源汽车在牌照、补贴政策方面,也比油车更胜一筹。
所以,这位老哥的“移情别恋”,或许是一个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既有对驾乘乐趣的追求,也有对民族品牌的支持,更有对未来趋势的洞察。
至于他那辆卡宴能卖到多少银子?这还真不好估摸。二手车市场风云变幻,得看车况、出厂年份、行驶里程等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比他当年购入时要打个骨折。
但归根结底,买车这事儿,图的就是一个乐呵。只要自己觉得这钱花得值,那就没啥好指摘的。至于旁人怎么评头论足,爱谁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