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上,一辆开启NOA辅助驾驶的小米SU7正以120公里时速巡航。 突然,前方施工路段改道的警示牌闪烁,系统却毫无反应。 驾驶员慌忙接管方向盘,但为时已晚——车辆猛撞隔离带水泥桩,瞬间起火,三名年轻乘客当场遇难。 事后调查发现,车企宣传的“全场景智驾”实际仅覆盖50%路况,暴雨天识别率甚至不足三成。
这场悲剧直接加速了国家监管的铁腕落地。 工信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规,对智能汽车行业实施“史上最严”整顿。 核心就三件事:车企别再吹牛,升级别再乱来,责任别再甩锅。
车企吹牛的时代结束了
“全自动驾驶”“脱手驾驶”“L2.9级”——这些曾让消费者心动的广告词,如今被工信部明令封杀。 新规要求所有车企统一使用“辅助驾驶”或“L2级辅助驾驶”表述,宣传页必须用红色大字标注风险提示:“无法识别静止障碍物”“雨雾天可能失效”。
特斯拉中国官网连夜行动,“完全自动驾驶能力”改成了“高级辅助驾驶”。 小米撤下“全场景智驾”宣传片,小鹏删除了“城市NGP零接管”的演示视频。 某新势力销售坦言:“现在客户问自动驾驶,我们必须说‘请全程握紧方向盘’——多说一句‘自动’都可能被罚”。
虚假宣传的代价远超想象。 公安部明确警告:若因夸大功能导致事故,车企负责人最高面临2年刑责。 此前某合资品牌因将高精地图数据传至境外服务器,被重罚1.2亿元。
你的车升级要被全程监控了
深夜,车主手机突然弹出提示:“车辆即将强制升级,预计耗时2小时”。 这种熟悉的场景将成为历史。 新规将OTA升级分为三级管控:
所有升级记录强制保存10年,车企再也不能用“软件更新”掩盖设计缺陷。 去年某车企被曝通过OTA降低刹车灵敏度逃避召回,今后此类操作将直接吊销生产资质。
更关键的是数据安全。 车辆收集的路况信息必须存在国内服务器,未经批准不得跨境传输。 北京某车企因在升级包中嵌入境外数据采集模块,被暂停智能驾驶测试资格半年。
责任划分:方向盘该谁握着?
长沙的张师傅开了20年出租,最近他考取了“自动驾驶操作证”:“现在开L4级网约车,双手能离开方向盘,但眼睛必须盯着路——出事时责任按秒计算”。
新规首次明确责任归属的三条铁律: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特别强调:“目前所有在售车辆的‘智驾’都是辅助功能,驾驶员永远是最后一道防线”。 今年某车主开启辅助驾驶后躺平睡觉,发生事故后被以危险驾驶罪起诉。
普通人的真实改变
走进比亚迪4S店,销售不再演示“一键召唤”,而是带客户体验暴雨模拟测试:“毫米波雷达在大雨中探测距离从200米缩到50米,这时候系统会强制降速”。
修车师傅老李正参加培训:“以前换刹车片就行,现在得学调试激光雷达。 90%的软件故障远程就能修复,店里业务量少了一半”。
最戏剧性的变化在驾考考场。 长沙推出“辅助驾驶认证考试”,考题包括:“识别系统失效的5个征兆”“暴雨天如何手动补偿传感器盲区”。 通过者才能解锁车辆的完整功能。
监管下的技术突围
政策收紧反而刺激了技术创新。 华为ADS 3.0新增“极端天气模式”:大雾中自动切换至高精度地图导航,将通行效率提升40%。 北京某公司把道路激光雷达价格从8万压到2.5万,推动全国智能道路改造市场突破2000亿元。
封闭场景成突破点。 广州南沙港的24小时无人货车把物流成本砍掉40%,工程师解释:“港口路线固定,容易规避突发状况——这才是当前最靠谱的自动驾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