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怎么着,美国那边的电动车市场,现在跟一滩温吞水似的,慢得让人着急。
上半年才 9.2% 的销量占比,比去年也就多那么一点点。
可回头看咱们中国,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路上跑的电车比油车还多。
这事儿透着一股子别扭劲儿。
我跟你说,我跑科技线这么多年,见过太多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场面。
有一次,我记得是报道一个什么新能源峰会,本来气氛挺热烈的,结果美国代表一开口,全是保守话,好像生怕电动车跑太快了似的。
我当时就觉得,这不科学啊。
对了,我跟你提个事儿,说起这电动车生产的“环保债”。
早些年,大家老拿这个说事儿,说造电池污染大,比油车还费劲。
这话,搁早几年确实有点道理。
我那时候采访一个电池厂的老板,他跟我抱怨,挖锂矿用水量大,提炼过程也费劲,搞得他天天愁眉苦脸的。
那感觉,就好像刚买了台新车,得先欠着一笔“环境债”,心里不踏实。
可现在不一样了。
北亚利桑那大学和杜克大学的研究扒拉出来了,说电动车这笔账,只要开两年,就能给补上了。
两年啊,哥们儿!
你开辆燃油车,那黑烟蹭蹭地冒,那债是还不清的。
电动车不一样,它跑起来,电网里的清洁能源越多,它就越‘干净’。
这就像你借了钱,但你工作能力强,能挣回来,这叫“正向循环”。
我跟你说个我自己的糗事。
有一次我为了赶一个特稿,熬了三个通宵,写出来的东西自己看着都别扭,感觉像个没睡醒的机器人写的。
后来我老板把我骂了一顿,说我写东西得有“人味儿”,得有起伏,不能平铺直叙。
我当时特委屈,说实话,写稿子跟开车一样,你得知道什么时候该猛踩油门,什么时候得缓着点。
电动车电池回收这事儿,更是“峰回路转”。
以前大家觉得那玩意儿就是一堆废铁,扔了拉倒。
现在呢?
特斯拉 2024 年升级的产线,回收率能到 90%。
钴、镍、锂,提炼出来跟新的一样。
这不就是“化腐朽为神奇”?
就跟咱们北京的旧家具,扔了可惜,翻新一下,又是精品。
更绝的是“梯次利用”。
去年夏天江苏那高温,电网快顶不住了,退役电池搭的储能站顶上了。
这电池就跟个老兵,退下来不是歇着,是换个岗位继续出力。
宁德时代那回收量,简直了,一年回收 13 万吨旧电池,造出 1.7 万吨锂盐,人家目标是 20 年内一半新电池都用回收料。
这叫什么?
这叫“可持续”,比单纯挖矿环保多了,还省钱。
美国那边的电动车,为啥跑不起来?
说白了,是政策给“绊”住了。
拜登之前定的 50% 目标,还有那 7500 美元的补贴,搞得挺热闹。
结果现任政府来了,直接来了个急刹车。
补贴说没就没,环保法规也松了。
研究那哥们儿德鲁・辛德尔都气炸了,直说政策误导。
可加州这帮“愣头青”不服气啊。
他们自己掏钱补,新车补 7500,二手车补 4000。
加州州长纽森更是跟联邦政府对着干,说你们这叫“开倒车”。
加州毕竟是特斯拉的老家,市场基础在那儿摆着呢。
2025 年第二季度,加州零排放汽车销量直接破 10 万辆。
说实话,世界其他地方都在往前冲,美国关键看地方行动。
这就像赛车,油门在那儿,可有人非得踩刹车,能不慢吗?
咱们中国这边,充电桩数量,截至 2025 年 9 月底,已经 1806.3 万个了,同比增长 54.5%。
平均 5 辆电车,就有 2 个充电桩伺候着。
欧盟也在使劲儿,新电池法规定得明明白白,回收率目标拉得老高了。
这事儿,说到底,技术早就不是瓶颈了。
电动车的环保账,两年就能算清,这是板上钉钉的事。
可推广起来的阻力,往往是人造出来的。
美国联邦政府瞎折腾,结果就是被咱们和欧洲远远甩开。
电动车的未来,拼的不是电池技术有多牛,是政府的政治意志够不够硬。
你不往前跑,总有人替你跑。
这就跟小时候玩游戏,你躲在后面不出来,别人早就打穿副本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