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退场”倒计时:英菲尼迪QX50成长和谢幕的双面镜像

曾被称为“燃油车技术图腾”的英菲尼迪QX50,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就在前几天,日产宣布关停位于墨西哥的英菲尼迪工厂,同时终止QX50车型的生产。这并不是一则偶然的新闻,而是一场全世界范围内的燃油车“谢幕潮”的一个侧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QX50正在成为燃油车时代落幕最鲜明的见证者。

燃油车“退场”倒计时:英菲尼迪QX50成长和谢幕的双面镜像-有驾

咱们不妨先聊聊这辆车的辉煌过往。2018年,英菲尼迪QX50刚亮相时,它凭借VC-Turbo技术实现了发动机8:1到14:1的可变压缩比。这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既能高性能,又能低油耗,在那个燃油车技术还算火热的年代,这可是天花板级的玩意儿。它不仅在各大评选中夺得头筹,还拿下当时的沃德十佳发动机奖项。要不是后来车市风向变了,它完全可以一直风风光光地卖下去,毕竟它在2024年还实现了17222辆的销量,逆势增长了7.9%,这表现可以说得劲。

可是那时候的日产显然没想明白,就说这个VC-Turbo技术吧,听上去高大上,但除了QX50,也没用到其他车型。而QX50本身的推广也不够给力,再加上市场的变化和电动化转型的压力,日产不得不做出了战略性的止损决定,告别这辆曾引以为傲的燃油车。当最后一台QX50驶下生产线时,不知道在现场见证这一时刻的人,都是什么心情呢?是怅然若失,还是对未来的期待?

燃油车“退场”倒计时:英菲尼迪QX50成长和谢幕的双面镜像-有驾

其实吧,这次“熄灯时刻”不仅属于日产一家。全球范围内,燃油车时代都在渐渐步入它的方法论终点。丰田放弃新燃油发动机研发,大众关掉德国沃尔夫斯堡燃油车生产线,甚至连通用都一步砍掉了120万年燃油车产能——这些都是这场全行业“告别”的缩影。宝马慕尼黑结束了3系燃油版70年的生产历史,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更是放话要在2027年前关掉全球15%的燃油车工厂。现在整个行业就是在给燃油车“清场”,让位给电动车。

但是电动化转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少企业都踩了坑。最让人唏嘘的故事之一就是保时捷,全面转向电动车后,利润直接暴跌了99%,这可甭提多难受了。宝马和奔驰尝试扑腾了一圈之后,也是举手投降,又重回燃油车市场。看得出来,燃油车虽然技术红利可能已触顶,但它在稳定性、成本等层面还是有一席之地的。不过话也说回来,未来的格局,电动化确实是主流方向,这毋庸置疑。

燃油车“退场”倒计时:英菲尼迪QX50成长和谢幕的双面镜像-有驾

不聊别的,咱再看看日产在墨西哥工厂的转型计划。虽然这座工厂即将停止燃油车生产,但它并没有被丢在废墟里,而是要变身为电动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搞电池Pack组装业务,为郑州工厂的插电混动皮卡做配套供应。说句题外话,这样的转型,倒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方式,与其彻底关厂,还不如试着接上电动化的“新风”。

如今,英菲尼迪QX50的生产线已经迎来了最后一辆车下线,墨西哥工厂的灯光也即将熄灭。这一刻,不禁让人感到有点“刻骨名心”,有些唏嘘,也有些期待。燃油车走到这一步,从某个角度这是传统动力的一曲“悲歌”,但从另一个角度它又何尝不是汽车行业进入智能化时代的交接仪式呢?这场从动力革命到智能革命的跨越,正在完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秩序。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谁也不知道,但一件事明摆着:没变过的东西,才最值得期待吧。

燃油车“退场”倒计时:英菲尼迪QX50成长和谢幕的双面镜像-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