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经常出门会疑惑,马路上这些五花八门的电动车挂着蓝的、黄的、绿的,究竟啥意思?为啥我家那台被告知“需要驾照”,邻居那台出门又啥手续都不用?同样骑个电驴,有人轻轻松松上路,有人却一个不小心就被警察拦下,甚至还要面临扣车罚款,这是为啥?是不是咱们光分“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太简单了,中间其实大有文章?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这里面的门道。
首先,咱得承认,现在城里电动车是越来越普及了,堵车怕迟到、怕打车贵,随手买辆“电驴”朝九晚五通勤、接娃放学、买菜回家,多方便。但大家发现没,电动车卖场里,柜哥不带眨眼的说,“放心,这个不用驾照”“那个可以双人骑”,你一听都蒙了,这到最后到底要不要驾照、到底能不能载人,是商家说了算,还是交警说了算?答案其实很简单:说了算的永远是政策和法律。
为啥电动车有那么多颜色的牌子?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牌子是用来“好看”的,还是专门区分车型用的?前者是商家套路,后者是真理。先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 绿牌对应的是“合格的电动自行车”,说人话,就是咱们一般意义上常见的大部分脚踏电驴:最高时速通常不超标、上路不烧油、不用驾照、只要你守规矩、戴头盔、没超载,它就是公认的“最省事”交通工具。
- 蓝牌是什么?多数人容易混,这叫“电动两轮轻便摩托车”,人家官方就说它属于机动车,但它的马力没那么夸张,速度也没那么猛:设计最高速度不超过每小时50公里,动力不超过4千瓦。可别觉得“轻便”两个字等于随便骑,真要上路,这玩意儿就需要驾照,而且是摩托车D/E/F证那种。再细点说,F证只能开蓝牌的,D/E证则能蓝黄都开。不过,蓝牌的这类车可不让你载人。
- 黄牌的,那是货真价实的“电动两轮摩托车”。速度、动力比蓝牌的车更“牛”,标配能跑过50公里每小时、功率比蓝牌大。它的门槛也高:非得有D或E类摩托车驾照才行,F证还不行。黄牌电动车许载人,也算是给了摩托迷们一点“家庭观”。
这下明白没?绿牌不用驾照、蓝黄都需要,黄牌能带人、蓝的不行。很多被罚的大冤种,都输在这种常识上——有的人上路前以为自己骑的还是绿牌“自行车”,其实已经属于蓝牌或黄牌“摩托车”,结果驾照没考、头盔戴错、走错道,然后一查全中招。
再说说头盔。都觉得头盔戴了就行,其实不是。你要是骑绿牌“自行车”,用A类摩托头盔或者B类专用头盔都OK。但你要是骑蓝牌、黄牌摩托车,你要是戴B类头盔,警察一逮绝对得罚你;你得老老实实用A类摩托车头盔。就这点小细节,每年都有不少人栽坑。谁会想到,戴个头盔也能攒一身麻烦?可麻烦就偏偏出在这种地方。
再说车道。是不是有人觉得车多怕堵,骑电动车穿插在非机动车道很舒服?告诉你,那得看你挂啥牌。如果是绿牌,非机动车道随便你骑,天经地义。可要是蓝牌或者黄牌,那你只能骑机动车道,走别人道、不仅挤压空间,被抓着直接给你做个“违规典型”;轻则罚款、重则算“违规驾驶”。
驾照还得说清楚点。有人本来考了C驾照(比如开小轿车的),以为驾照“万能通用”,看到交警查车还想理直气壮亮出来。结果家门口突然被拦下,被告知C照不能骑(蓝/黄)牌电动车,憋了一肚子委屈和不解。这时候你要回去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明明白白写着:不同类型车,要对应的驾照。你是摩托车就要摩托车驾照;C照只管开小车,对摩托一点用都没有。
有网友疑惑,又不是每个人都懂法,凭什么多此一举,非要分门别类折腾这么复杂?其实,这里头还是有道理的。半夜喝了酒的谁都知道不能开车,摩托跟电动车起步快、机动灵活,可一出事基本防护更差,马路上碰撞,摩擦、摔倒、擦伤都有。所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法定门槛就得更高,不能一刀切。
关键是,有些地方电动车早已冲破“自行车”的天花板。尤其“高速王电驴”,速度快到直逼摩托车了,这种天马行空就必须得分清楚它的“身份”。不分,真出了事谁说了算?而有的“山寨改装”电动车,车主以为大功率是优点,实际上本应该挂黄牌、考证上路——你没办证、该走哪条道你也不知道,警察查起来肯定罚你没商量。
所以,电动车主最应该警醒的是:你买车时先别图省事,要看清楚自己家的电动车,到底挂什么号牌。办行驶证、买保险、头盔、交规,每一项别嫌麻烦。哪个车型就用哪个驾驶证上路,不糊弄。违规不单是罚款这么简单,有的还真会给你记分,逮两次分都扣没了,将来别的车你都不能开。
到头来,这些年无证驾驶的电动车被查、违规进非机动车道、载人载货乱象,哪个不是“图省事,不学习”闹的?以前有些人喜欢笑话摩托族天天研究交规,觉得骑个电动车能有多难,如今这些坑基本都是给“没上心的人”挖的。换句话说,这一地鸡毛,早几年要是多看看新闻、多问问身边骑过车的朋友,也不至于后面追着补救。
按我的直觉,这么多电动车牌照、交规,其实就是想让用路环境更有序。你家的电动车绿牌蓝牌黄牌,千万别搞错了。要是嫌麻烦,不如一开始买台销量大的标准电动自行车,速度不快,可省得法外招呼;要想体验速度、激情,先把摩托证考起来,标配安全措施齐全,否则出了事故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大家伙儿不比过去,信息时代,手机一查政策啥都有。要真心图个安稳,上路前别混淆“身份”。哪怕多走一步,避免误会、罚款、扣车,省得到时候后悔。
说到这儿也想听听大家自家的电动车是哪种颜色的号牌?有没有真被交警拦过,出过乱子?或者你家里有老人孩子骑过类似的车,是怎么防范这些问题的?欢迎在评论区互相提醒、取取经,也别像过去一样,吃了哑巴亏才知道后悔。总之,规则很清楚,就等咱们自己多点心,多点安全意识,一切才都顺利,不添烦恼。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