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国新势力汽车品牌,竟然将其新车首发地点选在了泰国?这无疑在新能源汽车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毕竟这样的操作可谓别出心裁。而在不久前,这家品牌还曾以一场高空发布会的形式,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首次亮相,同样令人瞩目。这家新势力,便是吉祥汽车。
。
。
。
细究起来,吉祥汽车与吉祥航空的渊源颇深。吉祥汽车之名,源于均瑶集团旗下的吉祥航空,体现了双方在均瑶集团旗下的紧密联系。均瑶集团的战略愿景是打造航陆一体化的“吉祥大出行”生态圈,这一布局为吉祥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致力于国内外市场的吉祥汽车,究竟能否在这片蓝海中脱颖而出,实现成功呢?
吉祥汽车:新晋挑战者还是行业老将?
实事求是地讲,尽管吉祥航空在民航领域享有盛誉,但其跨界进军汽车领域的举动,相较于小鹏汽车推出的飞行汽车,所引发的社会关注度似乎稍显逊色。
。
更何况,吉祥汽车的诞生并非从无到有的全新创立,而是对原有新势力的“重生”。其前身云度汽车,曾在上一次行业洗牌中遭遇挫折。在均瑶集团接手之前,云度汽车已两度停产,分别在2020年和2022年。
从停产的历程来看,云度汽车作为新势力车企,其历史可追溯至相当久远。实际上,云度汽车在2015年就已崭露头角,成为国内首批荣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之一,并在短短两年后的2017年便率先实现了量产。
这个速度在新能源汽车的草创年代堪称领先,甚至超越了“蔚小理”等明星新势力。云度汽车早早地占据了市场先机,无论车型如何,都无需担忧销售问题。
在2018年,云度π1以其亲民的补贴后售价和出色的纯电续航能力,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终端销量达到7343辆。这一佳绩不仅彰显了云度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更助力云度品牌年销量突破9300辆,实现了显著的销售增长。
尽管在当下可能并不显眼,但在六年前的背景下,云度π1所取得的成就无疑相当引人注目,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排名紧随蔚来之后,熠熠生辉。然而,任何市场都难免鱼龙混杂,而时间终会淘汰那些浑水摸鱼的劣质产品。就在云度汽车看似蓬勃发展之际,国家法规的调整犹如当头棒喝,为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2018年7月,随着C-NCAP规则将新能源车纳入其中,云度的新款车型π3迎来了碰撞测试的挑战。然而,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该车仅获得了2星的评级。在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中,云度π3的表现尤为糟糕,其A柱几乎完全弯折,驾驶员侧的车门也难以人力开启,这一结果无疑暴露了其安全性能的严重不足。
显然,云度汽车在主打性价比的同时,其安全性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这在当时的汽车市场中显得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其他车企在拼续航、拼能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使得云度汽车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2019年,云度汽车的年销量下滑至仅2566辆,加之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终不得不在2020年停工。然而,云度汽车并未因此彻底消沉。在新能源浪潮日益汹涌的背景下,地方也不愿看到一家拥有资质和丰富生产经验的新势力就此倒下。
因此,以莆田国投为代表的福建系企业伸出了援手,助力云度汽车重振旗鼓,恢复了生产。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2022年碳酸锂价格飙升和新能源补贴进一步下滑,云度汽车再次陷入困境。资金链的断裂使得这家公司刚刚恢复的生产又面临停工停产的威胁。然而,云度汽车似乎命运多舛,又或许是其手中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具有巨大价值,时隔两年后,均瑶集团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为云度汽车注入新的生机。
2022年4月,有消息透露均瑶集团有意接手云度汽车,尽管双方并未公开详细信息,但这一传闻在业界持续发酵。直至2023年2月,均瑶集团终于正式宣布其“吉祥大出行”战略,并宣布云度汽车更名为吉祥汽车,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而均瑶集团所提出的“吉祥大出行”战略,旨在为用户提供航空与陆地出行的一体化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将吉祥航空与吉祥汽车进行深度融合,以实现用户在出行过程中无缝衔接的体验。理想状态下,用户出门即可乘坐吉祥汽车,抵达机场后便可转乘吉祥航班,全程无需换乘。在2023年11月的发布会上,均瑶集团进一步描绘了这一愿景的吸引力:“未来的吉祥汽车,将如同用户的现实AI出行助手,根据个人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服务。”
这番场景,无疑充满了想象空间。对于经常需要出差旅行的朋友们来说,如果能实现这种无缝衔接的“门门通”出行,那就如同拥有了一位贴心的私人管家,不仅能带来舒适的体验,还能极大提升出行效率,这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的。然而,要实现这一愿景,技术实力成为了关键。均瑶集团作为国内首家同时拥有航空和汽车两大板块的企业,似乎具备了打造融合生态的优势。但究竟能否将这一战略转化为现实,还需拭目以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吉祥大出行”战略的推出,均瑶集团旗下的云兔车型也备受瞩目。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曾明确表示,这款车型不会完全投入市场销售,而是将作为布局出行生态圈的重要一环自用。这一策略选择,无疑为均瑶集团的“吉祥大出行”战略增添了更多期待。
这话确实非常务实。目前,云兔的年销量,包括内购在内,仅维持在千台左右,这样的利润水平显然还不足以支持吉祥出行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此外,尽管吉祥出行拥有超过1000万名的常旅客会员,但这些会员转化为云兔车主的比例并不高。
然而,随着“吉祥大出行”战略的逐步推进,未来将涵盖汽车租赁、分时租赁等多元化业务,同时整合度假旅游中的酒店、景区等资源,以实现更为全面的出行服务。至于车辆维修等售后服务,也将由均瑶集团亲自操刀,无需外包。
但目前,均瑶集团所能做到的,仅仅是实现了吉祥航空与吉祥汽车会员积分之间的互通,并为云兔车主提供了进入吉祥航空休息室的权益。
虽然目前吉祥航空与吉祥汽车会员积分互通仅限于初步尝试,且云兔车主的休息室权益也仅为起点,但均瑶集团的管理层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仅仅满足于现状的新势力汽车品牌很难立足。因此,王均金多次对外强调,吉祥汽车并非传统的造车新势力,均瑶集团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2.0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不追求短期的“烧钱”投入,而是注重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不采用“造一辆亏几万”的运营策略,而是通过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来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
既然吉祥汽车不能重蹈新势力的覆辙,即单纯依靠砸钱造车,再通过卖车回收资金,最后才考虑盈利,那么在汽车制造的黄金时期结束后,与集团原有的业务相结合,寻求创新与增长,无疑是吉祥汽车的最佳选择。
正如王均金所强调的,“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实现盈利。在前期,我们会合理分摊研发成本。若无法立即盈利,我们会稳扎稳打,避免盲目烧钱,不贪图一时之利。毕竟,尽管民航业给人以财富的印象,但均瑶集团的实际资金储备并不充裕。”
前几年,民航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业绩低谷,众多企业遭受了少则数十亿、多则上百亿的巨额亏损。吉祥航空也未能幸免,直至去年才实现总营收的突破,成功扭亏为盈。然而,即便均瑶集团渴望沿用过去的成功策略,复制新势力汽车企业的发展路径,其资金实力也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技术人才招募计划。因此,对于吉祥汽车而言,构建盈利模式并严格控制成本,成为了其发展的核心挑战。
在泰国,吉祥汽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个国度的市场竞争相对国内而言要缓和得多,为实力稍逊一筹的吉祥汽车提供了宝贵的成长空间。经过两年的沉淀与变革,吉祥汽车在均瑶集团的引领下,已经成功转型并推出了首款车型JY AIR。这款新车于今年11月19日在泰国隆重上市,标志着吉祥汽车在海外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吉祥汽车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细节。首先,2023年3月推出的云兔车型并未被纳入吉祥汽车的官方统计之中。其次,JY AIR在国内市场的推广极为低调,几乎无声无息。通过观察吉祥汽车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如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我们发现其中并无JY AIR的任何信息。反观均瑶集团的微信公众号,虽然公布了JY AIR在泰国的上市消息,但版面也仅占一半,显得颇为低调。
在吉祥汽车的官方网站上,虽然有对JY AIR的简要介绍,但缺乏详细的价格信息和上市时间。当我们深入探索右上角的“友情链接”时,会发现云度云兔的品牌LOGO与吉祥汽车截然不同。值得一提的是,云兔采用的是“YUDO”标志,而JY AIR则以两个J为LOGO,尽管如此,从车尾的标识来看,两者都明确标注了“云度汽车”。
显然,均瑶集团收购云度汽车,主要看中了其双资质的优势,而非直接涉足造车领域。其真正意图在于推动“大出行”概念的发展。从产品特性来看,JY AIR被官方定义为超A级车型,拥有2800mm的轴距,并配备了高通8155座舱平台、L2+辅助驾驶系统,以及纯电续航里程高达430/520km。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这些配置虽不算惊艳,但也足以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由于JY AIR尚未在国内上市,我们只能参考其在泰国市场的售价进行换算。据悉,其两个版本车型的折合人民币价格分别为15.9万元和18.2万元,这一价格与当地售价18万元的比亚迪元PLUS相当。然而,在泰国市场上,吉祥汽车所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并非国内车企,而是日系车。尽管如此,JY AIR的价格优势依然明显,比日系车便宜了大约三分之一。此外,搭配吉祥航空提供的3年金卡会员权益和3年机票随心飞(不限航线)服务,更是使得JY AIR在市场上显得独具魅力。事实上,王均金可能早已洞察到,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走向国际舞台。
(此处保留空行,与前后段落保持一致)
在2023年11月,YUDO 3成功获得欧盟WVTA认证,并随之出口至欧洲、中东以及拉丁美洲等共计13个国家和地区。
在2023年11月,吉祥汽车在国内的焦点无疑是那场别具一格的空中发布会。这反映出均瑶集团早已将吉祥汽车的发展重心转向了海外市场。从短期来看,将市场拓展至国外,对于国内的新造车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社长在一年前参加哪吒汽车的活动时,就曾听到官方人员透露过这样一个策略:“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的同款车在泰国却能获得高达10万元的利润。这样的机会,我们为何不积极出海呢?”事实证明,这样的决策似乎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近期的曼谷车展上,哪吒汽车以“ALL IN THAILAND,ALL FOR THAILAND”为口号,彰显了其对泰国市场的深切重视,这与“在中国、为中国”的多家合资品牌形成了鲜明对比。吉祥汽车的策略则显得更为巧妙,既成功规避了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又充分利用了中国供应链在海外市场的优势,与吉祥航空乃至整个均瑶集团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当然,这也意味着吉祥汽车可能将长期在海外市场扎根,回归国内市场的机会或许将变得遥不可及。但无论如何,均瑶集团创始人王均瑶的“胆大包天”精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依然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吉祥汽车的选择无疑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其路子是否可行,还需时间与市场来共同检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