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2025年的第三季度,特斯拉交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成绩单——近50万辆汽车交付!这原本是一个值得三天三夜庆祝的数字,背后也少不了美国消费者因为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即将到期的“助攻”,每个人都想抓住这一波优惠的尾班车。可问题在哪呢?这么漂亮的销售记录,最终却换来了仍比去年同期低了37%的利润。不少特斯拉的股东,估计看着财报直叹气,“这业绩咋整啊?”
那些数据里的“门道”
这次财报出来,特斯拉确实让人五味杂陈。先说汽车收入——令人兴奋的212亿美元,堪称一年中最高的一笔。可利润呢?仅仅14亿美元,虽然比第二季度多了2亿美元,但相较去年,这么一降价,也就划去了一大块。特斯拉的毛利率也跟着“跳水”了,从去年的19.8%降到了现在的18%,看着心里都不是滋味。
为什么会这样?简单说就是两件事出了问题。老实说,降价是为了抢销量,毕竟价格更低意味着吸引更多消费者。但这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而且呢,这个季度特斯拉少了一些过去能赚大钱的“监管信贷”,这可真是个双重打击。运营支出猛增也拖了后腿——从去年同期翻了整整一番,这里面有人工智能和研发相关的大笔投入,还有2.4亿美元的“重组费用”。
说到这,我琢磨了一下,什么叫“重组费用”?财报没细说,但好家伙,这差不多一个县城一年的财政支出都没了。有人猜这种费用可能跟终止Dojo超级计算机项目有关,要不就是别的技术扩张,反正钱花出去了,短期肯定难有回报。
场景:打拼不易,酒香也怕巷子深
你可以进展中你妈做完了一锅小鸡炖蘑菇,香气四溢。街坊四邻闻见味儿都围过来了,你心里可能高兴:“这下成了,家里人都满意!”可这每只小鸡的成本,不是你出的么?也难怪特斯拉现在面对这个“丰收”,压力不小了。
这大半年,特斯拉的销售情况时起时落。开年那会儿销量差点迈不出去,主要原因也挺复杂。据说是跟马斯克和特朗普政府的关系有点撕裂有关,外加各种价格调整,让消费者一头雾水。一阵折腾下来,年初又被阴影压了一段时间,这才刚刚开始找到点状态。
那有些人就说了,车没赚钱,可马斯克还挺能折腾,是不是钱都花到“搞改革”上了?确实,现在的特斯拉,早就不是那个专心卖车的“车厂”,而是一个稍稍有些飘的科技梦想家。造Cybertruck的故事好像还在隔壁老王嘴边传,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也说要量产了,机器人出租车也在德州和加州试水……这些“未来”听着挺带劲,可没一个短期内能落定,最起码接下来的几个季度,还得死盯着汽车业务的营收,不能松劲。
算来算去,还得从“人”下手
别误会,我说的“人”可不是擎天柱。特斯拉在一些项目上确实上了不少人力,但也带来新的问题,比如人工智能研发的钱,或者大量的新员工,甚至马斯克自己那高额薪酬方案。这薪酬呢,不是打工人的工资,而是未来股东大会投票决定是否赠送马斯克价值1万亿美元的股票。有股东听后直挠头——“都这业绩了,送什么股票啊?”可问题是,过去的股东可都是成压倒性支持,这可能还真能通过。
说真的,特斯拉本季度出货的数据看着亮眼,但问题能不能解决好,更多都取决于“人”。数据最后都要靠人去推动,不管是卖车的、设计车的,还是让董事们投票的。特斯拉过去几年在研发上砸了不少钱,几乎是说干啥都全力以赴。可问题在于,收入要跟上,风险得把握住。现在的特斯拉,可能最缺的就是一份稳定和踏实——降价的方向到底对不对,未来业务的重点能不能回到眼前的实操,这些都决定了它能走多远。
至于马斯克那些高调言论,比如离开公司不干了啥的坊间传闻,这些事就像个带刺的棘手苹果——没人敢松手,也没人愿意接得太紧。财报出来的第二天,特斯拉股价直接跌落超过3%,大家心里还是忐忑的。
你和我,都在等这个未来
最后顺一句,这一切听着纷繁复杂,但特斯拉现在最焦急的事就是赶紧再创一个“销量传奇”,甚至多个。别看不懂,那么高的期望,大家只想看到个“更好的故事”。便宜得劲的电动车又来了、新项目见效、收入能兜住烧钱的坑,才算有点盼头。
所以不妨猜测一下,人们能在2026年看到Cybercab上路吗?擎天柱真会变成机器人新时代的代表么?这些所谓的“未来故事”,马斯克吹了几年,眼下离兑现还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