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百亿、CEO疑“跑路”英国!哪吒汽车深陷泥潭

哪吒汽车,这家曾以“黑马”姿态横扫新能源市场的造车新势力,如今却深陷“连环爆雷”的泥潭。从2022年销量登顶到2025年濒临崩盘,其跌宕起伏的商业剧情堪称一部车圈“魔幻现实主义连续剧”。

三年亏百亿、CEO疑“跑路”英国!哪吒汽车深陷泥潭-有驾

哪吒汽车的崛起堪称“精准卡位”的教科书案例。2018年品牌发布之初,其便瞄准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以“让智能电动车触手可及”为口号,推出售价仅5.99万元的哪吒V,迅速打开下沉市场。2020年借势《哪吒之魔童降世》IP营销,品牌知名度暴涨,微博互动破千万,被戏称为“最贵电影周边”。至2022年,哪吒以15.2万辆年销量力压“蔚小理”,登顶新势力销冠,创下最快达成10万辆量产车的纪录,风光无两。

三年亏百亿、CEO疑“跑路”英国!哪吒汽车深陷泥潭-有驾

2024年起,哪吒汽车国内业务急转直下。2025年1月零售销量仅110辆,同比暴跌97.76%,主力车型哪吒X、哪吒L月销量不足300辆,彻底退出主流竞争序列。资金链断裂引发多米诺效应:

生产停摆:桐乡、南宁工厂因拖欠货款被迫停产,设备遭拆解抵债,工人拉横幅讨薪;

经销商反水:300余家经销商代表围堵工厂维权,控诉半年未获厂家回应,垫付退款超120万元;

用户信任崩塌:40万车主面临售后断供,客服辱骂录音曝光,品牌口碑跌至冰点;

债务压顶:总负债近百亿元,拖欠供应商款项超60亿,母公司股权冻结41.54亿元,创始人方运舟被限制高消费。

三年亏百亿、CEO疑“跑路”英国!哪吒汽车深陷泥潭-有驾

与国内溃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哪吒在泰国市场的“孤注一掷”。2024年,其以1.2万辆销量位列泰国新能源品牌第三,并借高溢价策略(哪吒V泰国售价较国内溢价110%)勉强维持现金流。2025年3月,哪吒获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21.5亿元)授信,计划7月启动哪吒X本地化生产,目标出口东南亚。然而,此举被质疑为“拆东墙补西墙”——2024年其海外销量仅完成目标的30%,且面临比亚迪、特斯拉的强势挤压。

三年亏百亿、CEO疑“跑路”英国!哪吒汽车深陷泥潭-有驾

哪吒的溃败根源在于战略摇摆与管理失控:2023年推出的哪吒GT跑车和哪吒S中高端车型因定价过高、技术竞争力不足,销量惨淡,直接导致全年目标完成率仅51%;原CEO张勇2024年底卸任后,被曝“携款跑路英国”,虽官方辟谣称其仍任顾问,但团队士气已遭重创;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仅8.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智能化技术落后,品控问题频发。

三年亏百亿、CEO疑“跑路”英国!哪吒汽车深陷泥潭-有驾

哪吒汽车正试图通过“三重输血”绝地求生:推进E轮融资(目标4045亿元)及债转股(已与供应商达成20亿元协议);将泰国打造为东南亚出口基地,目标2025年当地销量破万;裁员降薪、关停国内门店(北京门店从8家缩至2家),集中资源保生产。

然而,市场对其信心已濒临瓦解——三年累计亏损183亿元,毛利率连续为负(2023年14.9%),且用户信任修复难度极大。

三年亏百亿、CEO疑“跑路”英国!哪吒汽车深陷泥潭-有驾

哪吒汽车的兴衰折射出新能源赛道的残酷法则:低价策略难以维系长期竞争力,盲目扩张与战略冒进更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其“国内ICU,海外找血包”的模式能否续命尚未可知,但这场商业大戏无疑为行业敲响警钟——在资本退潮与技术迭代的双重绞杀下,新势力的生存逻辑已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哪吒能否如神话中般“莲花化身”,或许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进化史中最具警示意义的案例,对此,你怎么看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