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聊得特别火,就是比亚迪搞了个大动作。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它可能正在悄悄地改变我们以后开车和停车的方式,尤其是对于那些一提到“停车”就头疼的朋友们来说,这可能算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咱们平时开车,最烦恼的场景里,停车绝对能排进前三。
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商场地下车库,或者老小区里那些犄角旮旯的车位,窄得跟“一线天”似的,每次停车都像是一场技术大考,多揉几把方向盘是常事,一不小心还可能跟旁边的车或者柱子来个“亲密接触”,那一下午的心情基本就毁了。
现在很多新车都说自己有“自动泊车”功能,听着挺高科技,但真敢放心大胆用的人,其实并不多。
大家心里都犯嘀咕:这机器靠谱吗?
万一它脑子一抽,给我撞了,这责任算谁的?
是算我的,还是算车企的?
最后多半还是得自己报保险,第二年保费还跟着涨,得不偿失。
就在7月9号,比亚迪站出来,好像就是要专门解决大家这个心结。
他们宣布,要给自家的“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进行一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软件升级。
这个升级就跟我们手机系统更新一样,通过网络下载安装,车子就能多出新功能,变得更聪明。
这次升级覆盖了比亚迪旗下的王朝、海洋、腾势、方程豹好几个品牌,可以说是“全家桶”式的福利。
而这次升级的C位主角,就是前段时间因为超低油耗火出圈的秦L。
据说,秦L一下子就多了将近20项新本领,涵盖了开车、停车和安全方方面面。
咱们重点聊聊这次升级里最贴近生活的智能泊车功能,看看它到底解决了哪些我们日常的痛点。
首先,它增加了一个叫“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的功能。
这个特别实用。
想象一下,你终于找到了一个车位,但宽度就比你的车宽那么一点点,车身是能进去,可两边的后视镜却被卡住了,这就很尴尬。
你得先停个大概,然后下车手动把后视镜折起来,再上车挪进去,费时又费力。
现在,秦L的系统在识别到这种极限宽度的车位时,会在泊车过程中自动把两个“耳朵”收起来,让车子顺滑地停进去。
这个小细节,一下就让停车的从容度提高了不少。
其次,还有一个叫“车头泊入、车尾泊出”的功能,这个简直是为喜欢逛超市、商场的朋友量身定做的。
很多人停车图省事,习惯一头扎进车位。
等逛完超市,推着满满一购物车的东西回来,才发现后备箱紧紧贴着后面的墙或者别人的车,根本打不开,东西也放不进去。
那种感觉别提多憋屈了,只能重新上车,费劲地把车再开出来。
比亚迪就想到了这一点,现在你只需要在车里的屏幕上点一下,车子就能自己从车位里倒出来,把车尾送到你面前,让你轻轻松松地装东西。
你看,好的智能系统不光是解决“怎么停进去”的问题,它还开始考虑“停好之后怎么办”了,这就显得非常人性化。
再有,就是“偏置泊车”功能。
这个功能解决的是另一个世纪难题——“开门杀”。
我们停车最怕的就是,停好车后发现,旁边的车离得太近,自己的车门只能开一条小缝,人得吸着肚子像纸片一样才能钻出来,非常狼狈。
秦L的这个新功能,允许你在自动泊车的时候,根据旁边的情况,自己选择是往左边靠一点停,还是往右边靠一点,或者就停在最中间。
系统会像一个有强迫症的老司机,帮你找到那个既安全、又能让你舒舒服服上下车的位置。
据说,为了实现这些功能,比亚迪的工程师们研究了超过三百种五花八门的停车场景,让这套系统练就了一身应对各种疑难杂症的本领。
如果说上面这些新功能只是让大家觉得“哦,这车挺聪明”,那比亚迪接下来的一个宣布,可以说是直接扔出了一颗“王炸”,让整个行业都震动了。
比亚迪官方非常自信地表示,他们的智能泊车水平,已经达到了能和L4级自动驾驶相媲美的程度。
可能很多人对L4级没什么概念,简单说,就是在一个限定的场景里,比如停车场,车辆可以完全自己搞定所有操作,理论上人可以完全不管,出了事责任也是车企的。
基于这种强大的自信,比亚迪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承诺:以后所有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比亚迪车主,在使用智能泊车功能时,如果发生了任何剐蹭、碰撞事故,造成了车辆损失,比亚迪将“全面兜底”!
这个“兜底”承诺含金量极高,我们得仔细看看里面的条款。
第一,赔偿不设上限。
意思就是,不管你的车是蹭掉了一块漆,还是不小心撞上了旁边的豪车,维修费用不管多少,比亚迪全包了。
第二,这个承诺是终身有效的,而且不限制第一任车主。
这就厉害了,意味着你就算买了一辆二手的、带“天神之眼”的比亚迪,这个保障也跟着车走,这无疑会大大提升比亚迪二手车的价值。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因为这个事故产生的赔付,不会影响你第二年的商业保险费用。
这就彻底打消了用户的后顾之忧。
那么,比亚迪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是真的财大气粗,还是有更长远的打算?
其实,这步棋走得非常高明。
首先,这是对自己技术实力的一次终极展示。
敢做出这种无限责任的承诺,背后一定是经过了无数次测试,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对自己的算法和硬件有着绝对的信心。
这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我的技术就是这么牛,我敢为它负全责。”这比任何华丽的广告都更有说服力。
其次,这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用户对智能驾驶最大的信任问题。
一直以来,阻碍智能驾驶普及的,不是技术不够先进,而是大家心里不踏实。
比亚迪的这个做法,就像是给用户吃了一颗定心丸,把复杂的责任划分问题,变成了一句简单直接的承诺:“你放心用,出事我来扛。”这一下子就降低了普通人尝试和接受新技术的门槛。
总的来看,比亚迪这次通过秦L打头阵,推出的一系列智能升级和这个“安全兜底”承诺,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更新或市场营销活动。
它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消费者,技术进步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是让人更省心、更安心。
当一个企业开始为自己的技术承诺无限责任时,它赢得的就不只是订单了,更是用户的信任和尊重。
这或许会推动整个汽车行业进入一个新的竞争阶段,大家比的不再仅仅是配置和参数,更是技术背后的责任与担当。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内卷”,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