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正致力于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工作,以期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日,市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该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设施将实现2.5公里范围内的全覆盖,同时所有居住区都将预留充换电设施的条件。
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长春市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从4255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6万辆,占全市汽车总量的1.9%。而到2035年,这一数字有望增长至11.5万辆,占比提升至5.0%。为了满足这一增长趋势,长春市已经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充电站、换电站和公交车充电站,目前共有1577个充电桩。然而,与电动汽车的增长速度相比,这些设施的比例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电动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续航问题,这影响了市民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此外,充换电设施的建设进度也相对缓慢,公共充电桩的数量无法满足现有需求,换电站的数量也显得捉襟见肘,服务范围受到限制。同时,规划和建设的统筹协调不够,空间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政策支持的缺乏也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例如,电动公交车将按照1:3的比例配置充电桩,每100辆电动出租车将配置一个换电位,而公务车和私人乘用车则将按照1:1的比例配置专用充电桩。根据规划,到2025年和2035年,长春市将分别建成1.5万个和8.9万个充电桩,以适应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未来的长春市将致力于打造智能化的公共充电网络,确保公交、出租车等公共服务领域全面实现电能替代,同时提高公共设施的覆盖率和专用充电设施的比例。这些举措的实施无疑将为长春市电动汽车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