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了个新闻,挺让人唏嘘的。
说是现在有些人在网上专门搞汽车公司。
不是真的提意见,而是收了钱就写黑稿。
发视频、刷评论,什么难听说什么。
更离谱的是,有的视频根本就是假的。
比如网上流传蔚来车子自燃,其实那视频是国外的,被换了个车标就拿来用。
还有一个视频,一看就是AI生成的,连水印都没去掉。
可就这么粗糙的东西,转发量还特别高。
蔚来老总李斌说,每个月有人花三四千万雇水军抹黑他们。
上半年光这一家,就被造谣搞掉了28个亿。
28亿啊。
得卖多少辆车才能赚回来?
换成股票,也得增发七千万股。
企业辛辛苦苦研发生产,结果人家动动手指就给你搅黄了。
最气人的是,你把他们揪出来,对方就一句“我赔你钱”。
可品牌受损哪是赔点钱就能补的。
不只是蔚来,小米也被盯上了。
今年上半年,能统计到的谣言就有40万条。
阅读量几十亿,影响范围太大了。
小鹏、深蓝这些品牌也一样头疼。
谁给的钱多,他们就捧谁,顺便踩别人一脚。
有个博主叫“翔翔”,收钱做假测评,说小米撞车后门打不开。
后来被查了,到现在还没放出来。
还有些公众号,编个销量榜,说哪家快倒闭了。
明明啥事没有,硬生生给你唱衰。
这种“黑测评”一条报价能到百万。
比好好做内容赚钱多了。
更隐蔽的是,他们还会往搜索引擎和AI数据库里塞假信息。
把你没干的事安在你头上。
时间一长,连系统都开始传谣。
但纸包不住火。
极氪告了一个自媒体,法院判了。
对方要公开道歉,赔30万。
小鹏也赢了官司,那个用多个账号乱发文的公司,被判钱、道歉。
天道好轮回。
这帮人一个人一年能挣一千万。
23个人干了两个亿的“业绩”。
听起来像笑话,却是真事。
国产新能源车刚有点起色,就得面对这种乱象。
有人说是同行恶性竞争,也有人觉得背后不只国内势力。
但不管是谁,这么搞下去,吃亏的还是整个行业。
前几天,六个部门联合出手了。
要整治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为期三个月。
国家层面都重视起来了。
雷军还转了央视的报道,表示支持。
可评论区却有人冷嘲热讽。
说什么“贼喊捉贼”,又说他只会营销不会造车。
还有人调侃他又该憔悴百分之多少了。
这些声音如果真是用户反馈,企业当然该听。
但怕就怕,其中也有水军混着带节奏。
我们欢迎良性竞争。
产品好不好,市场说了算。
但靠造谣打压对手,这条路走不得。
每个品牌都在努力,消费者才有更多选择。
行业发展靠的是创新,不是黑手。
希望这次整治能见效。
让认真做事的人安心干活。
也让网络空间清朗一点。
谁都不想看到,一个好好的行业被几根网线拖垮。
经历这些事,大家也都明白了。
成长路上总有风雨。
重要的是守住底线,坚持往前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