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碰撞测试风波:三方发声引热议,安全营销边界何在?
近日,理想汽车在i8发布会上发布的一段碰撞测试视频引发轩然大波。视频中,理想i8与一辆重卡以100公里时速对撞,卡车四轮弹起、驾驶室严重变形,而i8车身结构保持完好。这场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测试,迅速点燃了网络讨论。
理想汽车:测试仅为验证自身安全
面对舆论风暴,理想汽车紧急发布声明,强调测试委托权威机构中国汽研执行,目的仅是验证i8的被动安全性能。声明特别指出,测试所用东风柳汽乘龙卡车仅作为移动壁障物,无意评价其产品质量,对乘龙品牌卷入争议表示"无心之举"。理想还澄清与乘龙不存在竞争关系,并强调i8开发遵循多项国标及C-NCAP五星标准。
中国汽研:测试非标准碰撞,不涉他车评价
作为测试执行方,中国汽研同步发布声明,还原了测试细节:2025年6月27日,在四川基地进行,理想i8以60km/h速度撞击配重至8吨的二手卡车(速度40km/h)。声明明确:该测试仅为模拟交通事故场景验证理想i8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安全评价。汽研呼吁行业理性传播,并保留对恶意解读者的追责权。
乘龙卡车:严正维权,强调真实安全体系
东风柳汽乘龙卡车则发布强硬声明,直指理想"未经授权使用并扭曲传播"视频构成侵权,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乘龙强调其安全体系基于"真实场景防护",首创龙骨框架驾驶室及四层吸能结构,并呼吁行业反内卷、诚信竞争。
行业反思:安全测试的边界与责任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对此事件直言"不敢做类似测试",引发对行业安全营销的深层思考。有专家指出,此类非常规测试虽具传播力,但可能误导消费者对真实道路风险的认知。中汽协数据显示,80%致命事故发生在普通路段,过度渲染极端场景或偏离安全本质。
此次风波折射出汽车安全宣传的复杂生态。当测试从技术验证转向营销工具,如何在流量与责任间取得平衡,成为车企须直面的课题。消费者更需清醒:实验室的"钢筋铁骨"未等同于真实道路的绝对安全,理性看待数据,才是守护出行的基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