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汽车行业15年的观察者,我深感当前新能源技术路线的选择对品牌定位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同属比亚迪集团,为何腾势品牌坚持插混路线(如Z9GT),而定位更高的仰望序列(如U8、U7)却采用了增程式技术?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技术特性、用户需求与豪华体验深刻洞察后的战略抉择。让我们拨开迷雾,看清内在逻辑。
核心技术逻辑:增程为何更契合豪华基因?
要理解腾势与仰望的技术分野,首先要剖析插混(PHEV)与增程(EREV)的核心差异及其对豪华体验的影响。
1.“油为主” vs. “电为主”:体验基石的差异
传统插混(PHEV)的出发点,是在燃油车平台上引入电力辅助,核心目标在于优化燃油经济性。其动力架构仍以发动机为主导,电机扮演辅助角色。即使像腾势Z9GT这样堆砌了三个高性能电机,其设计思路仍是发动机与电机的协同配合。然而,发动机热效率的物理极限(目前顶尖混动引擎约46%)远低于电机(普遍90%以上),这意味着在追求极致性能与平顺性的豪华领域,发动机的物理特性会成为瓶颈。
增程式(EREV)则彻底颠覆了这一思路:以电驱为核心,发动机彻底“退居二线”,仅作为高效发电机使用。 仰望U8/U7正是这一理念的集大成者。其行驶质感无限接近纯电车型——瞬间爆发的澎湃扭矩(U8系统总功率800kW/1200N·m)、毫秒级的响应速度、丝滑无顿挫的加速体验。发动机不再直接参与驱动,只在需要时为电池高效发电,解决了纯电的里程焦虑,同时规避了发动机介入带来的噪音、震动和换挡冲击,奠定了纯电般静谧、迅捷、顺滑的豪华驾乘基石。
2.技术复杂度与体验上限:简单反而成就极致
插混为了实现油电动力的无缝切换与高效协同,往往需要复杂的多挡位DHT变速箱、精密的能量管理策略和复杂的机械结构(如腾势Z9GT的“易三方”技术)。这不仅抬高了研发制造成本,系统复杂度本身也可能成为潜在体验瑕疵的源头。
增程式结构则相对“简单”:大电池+强电机+高效率增程器(发电机)。这种“简单”带来了显著优势:
性能释放无拘束: 仰望系列可以毫无顾忌地堆砌多个高性能电机(如U8/U7的四电机),实现“力大砖飞”的狂暴性能和传统燃油车无法企及的操控特性(如四轮独立扭矩矢量控制带来的“坦克掉头”、“蟹行”模式)。
智能化天然土壤: 取消传统变速箱,动力响应达到毫秒级,这对于需要精确、快速执行指令的智能驾驶(如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复杂的动力切换逻辑被消除,系统更易标定和优化。
成本聚焦用户体验: 简化动力架构节省的成本,可以更集中地投入到提升豪华感知的地方:顶级的NVH工程、更强大的智能驾驶硬件(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更奢华的内饰用料(真皮、实木、金属)、以及备受高端用户青睐的舒适与科技配置(如仰望U8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U7的冷暖水杯架、后排中控屏、“云辇-Z”超悬架等)。即所谓的“把钱花在刀刃上”——提升用户可感知的豪华与科技价值。
腾势与仰望:定位差异下的精准匹配
理解了技术路线的特性,再看比亚迪集团内部的品牌布局就豁然开朗:
1.腾势(插混 - Z9GT):技术旗舰与务实豪华
定位: 腾势定位于比亚迪集团的高端品牌,担当着技术旗舰和向上突破的重任。Z9GT是其性能与科技的集大成者。
技术选择: 采用插混(PHEV)路线,搭载“易三方”技术(2.0T发动机+三电机)。这体现了其传承与进化的思路:
性能验证: 三电机赋予了Z9GT极其强悍的性能(如3.X秒的零百加速、麋鹿测试记录),展示比亚迪在三电、底盘控制(后轮转向)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
技术融合标杆: “易三方”代表了插混技术的巅峰,在特定场景下(如配合后轮转向实现的“原地掉头”)能提供独特体验,是品牌技术实力的重要背书。
目标用户与务实: 腾势瞄准的是追求尖端技术、高性能驾驶乐趣,同时对价格相对敏感的新兴豪华用户。插混路线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对电池容量的要求相较于纯电/增程更低,有助于在30-40万级别实现极致的性能参数(如加速)和一定的成本控制(相比仰望)。Z9GT在舒适性配置(零重力座椅、四座按摩等)和智能座舱方面同样豪华,但在动力架构的根本逻辑上,它更偏向于“高性能油电混合”,服务于看重机械性能和顶尖操控乐趣的用户(尽管市场接受度仍在验证中)。
2.仰望(增程 - U8/U7):极致豪华与体验重构者
定位: 仰望是比亚迪金字塔尖的品牌,目标是打造百万级顶级豪华新能源车型,重新定义豪华标准。
技术选择: 坚定不移地采用增程式(EREV)路线(如U8)或纯电(如后续可能车型)。
体验优先: 顶级豪华的核心是无与伦比的综合体验。增程式完美契合:提供纯电般的顶级静谧性、平顺性、瞬间响应能力,同时消除里程焦虑。仰望U8的“易四方”技术(四电机)正是建立在纯电架构之上实现的革命性体验(蟹行、应急浮水等)。U7的“云辇-Z”超悬架更是将车身动态控制推向新高度。
成本结构支撑: 百万级的定价空间,完全能够承载增程式所需的大电池和高规格电驱系统的成本,并将节省下的机械复杂度成本,极致投入到独一无二的豪华配置、尖端科技(如更强大的“天神之眼”智驾硬件、更奢华的座舱)和颠覆性的功能创新上。用户为体验付费,而非单纯为机械结构买单。
用户需求匹配: 仰望的目标用户是对价格不敏感,追求极致舒适、顶级科技、独特地位象征和无忧体验的顶级精英。增程式提供的“纯电感受+无里程焦虑”,正是他们最看重的“全场景无忧豪华”。强大的智驾(天神之眼)、奢享配置(冷暖杯架、后排大屏等)进一步满足了他们对“尊享服务感”的期待。
“天神之眼”:智能化赋能下的殊途同归
无论腾势还是仰望,都搭载了比亚迪自研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体现了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的统一布局和强大实力。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高算力平台(Orin X芯片)和庞大的数据积累(超400万L2+车辆上路),天神之眼的目标是实现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的智能驾驶体验。
在腾势Z9GT上,“天神之眼”结合其“易三方”技术,在泊车(尤其是侧方、断头路)方面展现了独特的优势(如利用后轮转向辅助泊车)。城市NOA体验也已达到主流领先水平。
在仰望U8上,“天神之眼”配合四电机带来的极致车身控制能力,在遥控泊车、极限窄位泊车等场景下表现更为惊艳(蟹行入库、车外语音提示等)。
智能化是未来豪华的核心维度之一。无论是插混的腾势还是增程的仰望,比亚迪都在通过“天神之眼”为其注入强大的智能基因,提升用户的科技感知与便利性,最终服务于“豪华体验”这一共同目标。
结论:精准定位下的最优解
腾势Z9GT选择插混(PHEV),是在其品牌定位(技术旗舰、高端突破)和价格区间(30-50万)内,追求极致性能参数与展示顶尖混动技术(易三方)的最优解。它满足了特定用户群体对高性能机械素质和前沿技术的渴望。
仰望U8/U7选择增程(EREV),则是锚定百万级顶级豪华市场,重构豪华体验标准的必然选择。它以电为主的架构,提供了最接近纯电的顶级驾乘质感、最大的性能释放空间、最简洁高效的智能化基础,并能将资源集中投向用户可感知的极致豪华与颠覆性创新。
两种技术路线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关键在于是否与品牌定位、目标用户的核心需求以及产品定价完美契合。比亚迪集团通过清晰的品牌分层和技术路线差异化布局,让腾势和仰望在不同战场各展所长,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崛起。这正是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时代展现出的强大战略定力与精准市场洞察。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和用户需求的不断进化,我们有理由期待比亚迪在两条技术路线上都能带来更多惊艳世界的创新之作。
驾驶安全的基石:四个习惯告别油门刹车混淆
刚坐上驾驶座的新手,是否曾因一时慌乱而误踏踏板?方向盘在手,安全在心。油门与刹车的精准操控,并非天赋,而源自科学习惯的累积。掌握以下四大核心技巧,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安心之旅。
---
第一步:座椅调整——操控的起点
上车点火前,先调整座椅至 “黄金三角位”:
1. 背部 紧贴椅背,确保腰椎自然支撑;
2. 膝盖 微弯约120度,避免腿部完全伸直;
3. 右脚跟 稳定落于刹车踏板正下方,脚掌自然覆盖两踏板。
> 原理:科学坐姿让右脚在油门刹车间切换时,如同钟摆般精准。膝盖微曲预留发力空间,脚跟定位则成为肌肉记忆的“坐标系”。
---
第二步:脚跟定锚——切换的支点
“脚跟为轴,脚尖为舵” 是驾驶黄金法则:
- 踩油门时:脚跟不动,脚尖右倾轻点;
- 踩刹车时:以脚跟为支点,整脚抬起下压。
> 实例:云南交警强调,此习惯可缩短0.3秒应急反应时间——在60km/h车速下,相当于5米制动距离的差距。
---
第三步:预判待命——右脚永不悬空
“右脚要么在刹车,要么在油门上” :
- 遇路口、行人或红灯时,提前半秒收油;
- 右脚虚搭刹车踏板,呈“待命状态”。
> 数据支持:深圳公安调研显示,提前备刹的驾驶员,误踩油门概率下降76%。
---
第四步:专注力——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分心是油门混淆的隐性推手:
- 拒绝手持通话、饮食等“微干扰”;
- 视线放远至150米外,扫描路况变化;
- 倒车时尤为警惕:脚放刹车,车速控于5km/h内。
> 警示:云南政法案例证实,80%的误踩发生在驾驶员视线偏离前方时。
---
习惯养成计划:21天肌肉记忆
将上述步骤拆解为每日训练:
| 周期 | 训练重点| 成果预期|
|----------|-----------------------|----------------------|
| 第1-7天| 座椅调整+脚跟定位| 形成基础踏板空间感|
| 第8-14天 | 预收油+备刹习惯| 建立路况反射链路|
| 第15-21天| 全流程综合实践| 操作自动化|
> 老司机经验:派大星汽车人指出,持续三周刻意练习,可让正确动作融入本能。
---
安全驾驶的本质,是将技术沉淀为习惯。每一次脚跟的稳固定位,每一刻油门的提前回收,都在为生命加固屏障。从今日起,让这四个动作成为你握紧方向盘时的自然呼吸——因为最可靠的安全气囊,永远是驾驶座上的你。
> (注:本文技术要点综合自深圳公安、云南交警等权威机构驾驶指南,经资深汽车工程师校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