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少数未登陆资本市场的汽车集团公司,奇瑞汽车的上市话题一直备受关注。
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今年最大车企IPO。在上市仪式上,董事长尹同跃表示:“今天的上市,是奇瑞迈进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我们扛起更大责任、迎接更大使命的全新起点。”
奇瑞汽车作为中国主流车企中少有的非上市的公司,其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自2004年首次启动IPO,经历金融危机、借壳失败、混改重组等多重阻碍,21年7次冲击IPO,今天终于圆梦。
创始于1997年的奇瑞汽车,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集汽车整车、动力总成以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产销于一体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总部位于安徽芜湖。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对汽车生产实行限制准入,芜湖市一直谋划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芜湖市领导在欧洲考察时,意外获知英国一条发动机生产线要出售,想要抓住这个机会。
由于政策限制,这个项目只能秘密进行。启动时对内被命名为“951工程”,即国家九五期间安徽头号工程,对外则称“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也就是奇瑞汽车的前身。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奇瑞汽车已经成长为拥有Chery、Tiggo和Arrizo等多个知名品牌的综合性汽车制造商。2024年,奇瑞汽车营收突破48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全年汽车销量突破260万辆,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奇瑞的IPO之路始于2004年,首次上市计划因与上汽集团的股权关系尚未厘清等原因暂时搁置。2006年,市场上又传出奇瑞和江淮交叉持股并且合并上市的消息,后来因为江淮汽车一方出现了新的变量,最终传闻归于平静。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国内股市低迷,证监会一度暂停IPO,再加上奇瑞2008年业绩亏损1.94亿元,导致其上市计划搁浅。2015年,奇瑞旗下合资公司——奇瑞徽银冲击港股和A股均以失败告终。2016年,奇瑞新能源试图通过海螺型材“借壳上市”,依旧未能成功,后来又转向科创板上市,依旧遇阻。
多次冲击IPO失败后,奇瑞在2019年启动混改。奇瑞混改之初,董事长尹同跃便表示:“混改后将推进奇瑞上市进程,奇瑞十年前就该上市,但错过了时机。”得益于混改的资金注入,奇瑞从2019年开始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2022年开始,奇瑞的销量表现实现了进一步跃升,当年累计销量为123.4万辆,同比增长28.2%,这是奇瑞集团首次实现年销量突破百万辆,成为第5家达成此目标的中国品牌车企。2023年,尹同跃明确提出希望奇瑞汽车在2025年之前能够成功上市,以此推动公司的新一轮转型。
上市是汽车行业公司的必然选择,奇瑞汽车也不例外。汽车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建设销售网络以及开展品牌推广活动。通过上市,企业可以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在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对于奇瑞汽车来说,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上市对于奇瑞汽车来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奇瑞此次上市不仅是资本化的里程碑,更是其全球化与技术升级的战略跳板,依托港股平台,奇瑞汽车有望加速向“技术奇瑞”转型,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