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改革显成效,新产品矩阵加速,全面深化“上汽方案”

最近,如果你关注汽车市场,可能会感到有点困惑。

一方面,大家都在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好像每家车企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但另一方面,像上汽集团这样的老牌大厂,却悄无声息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销量连续八个月都在增长。

上汽改革显成效,新产品矩阵加速,全面深化“上汽方案”-有驾

这在当前的环境下,确实让人有些意外。

很多人可能都会问,上汽究竟做了什么,能在这么“卷”的市场里逆势上扬?

这背后并没有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是一套实实在在、被称作“上汽方案”的打法正在全面铺开,并且已经看到了明显的效果。

我们先来看看最近发生了什么。

进入下半年,汽车销售的传统旺季“金九银十”到来了,上汽集团也像按下了加速键,旗下各大品牌的新车密集地推向市场。

这波新车攻势的范围非常广,既有上汽自己的自主品牌,也有大家熟悉的合资品牌。

比如自主品牌这边,名爵推出了一款纯电两厢车MG4,很受年轻人欢迎;高端品牌智己也带来了新款的LS6和LS9;荣威则发布了全新的混动MPV车型;更引人注目的是,上汽还和华为合作,推出了尚界H5这款新车。

合资品牌那边也没闲着,上汽奥迪、上汽通用别克都拿出了自己的重磅新产品。

这些新车涵盖了轿车、SUV、MPV等各种车型,动力形式也五花八门,有传统的燃油车,也有纯电动车,还有现在很火的增程式电动车。

上汽改革显成效,新产品矩阵加速,全面深化“上汽方案”-有驾

从表面上看,这么多新车一起上市,似乎显得有些杂乱,让人抓不住重点。

但实际上,这背后有一条清晰的主线。

这条主线就是上汽正在实施的“上汽方案”。

这个方案的核心思想其实很简单,就是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造一辆车,卖给全世界”的思路,转而深度聚焦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凭借着自身在国内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强大的本土研发能力,上汽开始为旗下不同品牌的车型进行“量身定制”。

这种定制不仅仅是外观内饰的设计,更是深入到技术、功能和整体用车体验的方方面面。

简单来说,就是造中国人真正喜欢、真正觉得好用的车。

正是这种持续打造爆款产品的思路和方法,支撑起了上汽的这轮强劲增长。

当然,能够成功实施这样一套方案,离不开上汽在背后进行的深刻变革。

从今年年初开始,上汽就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对组织架构进行了重组。

上汽改革显成效,新产品矩阵加速,全面深化“上汽方案”-有驾

这次改革的核心围绕着三个关键点:技术协同、成本共振和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上汽打破了过去各个品牌、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成立了“大乘用车”和“大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

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内部的资源和技术可以更高效地流通共享。

比如,一项新技术研发出来后,可以很快地应用到多个品牌的车型上,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也降低了成本。

更重要的是,整个公司的反应速度变快了,能够更敏捷地捕捉到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从而更快地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其成效很快就反映在了销售数据上。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刚刚过去的8月份,上汽集团共销售了36.3万辆汽车,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1%,这个增幅相当可观。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品牌的表现。

8月份,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达到了23.2万辆,同比增长接近50%,在集团总销量中的占比已经高达63.6%。

上汽改革显成效,新产品矩阵加速,全面深化“上汽方案”-有驾

这个数字意味着,上汽已经成功地将增长的重心转移到了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度依赖合资品牌。

除了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也成为了拉动上汽增长的另外两台强劲引擎。

8月份,上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3万辆,同比增长也接近50%;同时,在海外市场也卖出了8.8万辆车,继续保持着中国车企出口的领先地位。

这三个板块构成的坚实基础,正是上汽敢于在下半年发起如此大规模新产品攻势的底气所在。

如果说上半年的改革是为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地基,那么下半年密集推出的新产品矩阵,就是在这片地基上建起的高楼。

这些新车集中体现了“上汽方案”的精髓,那就是围绕用户的真实需求,在技术和体验两个层面实现全面的“进阶”。

这不再是简单地堆砌配置,而是真正去思考如何为用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我们具体来看几个例子。

在自主品牌阵营里,像新一代智己LS6,它搭载了上汽自主研发的“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旨在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问题。

而作为上汽与华为合作的结晶,尚界H5则将鸿蒙智能座舱和华为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带到了20万级别的主流市场,让更多普通家庭能够享受到前沿的智能科技。

上汽改革显成效,新产品矩阵加速,全面深化“上汽方案”-有驾

在合资品牌方面,这种变化更加明显。

过去,合资品牌常常给人一种技术更新慢、不够了解中国市场的印象。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比如上汽奥迪新推出的A5L Sportback,竟然成为了全球第一款搭载华为乾崑智能驾驶系统的燃油车,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另一款纯电车型奥迪E5 Sportback,更是基于上汽和奥迪联合开发的全新平台打造,从智能座舱的交互设计到车载应用的生态,都充满了为中国用户定制的痕迹。

同样,上汽通用别克也推出了搭载全新架构的旗舰车型,将900V高压平台、超快充电池等最新的新能源技术应用其中。

从这些新车的共同点中,我们不难发现“上汽方案”的具体路径: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与行业顶尖的科技公司合作,比如华为、OPPO,快速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又坚持在动力总成、电池技术等核心领域进行自主研发,牢牢掌握关键技术。

这种既开放合作又坚持自研的策略,使得上汽的产品总能精准地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的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多款新车的预售订单都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比如智己LS6和全新MG4的预售订单都突破了数万辆,尚界H5的初期意向订单更是超过了十万辆。

这些实实在在的订单数据,正是消费者对“上汽方案”投出的信任票。

它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精准的产品定义带来了热销的爆款,热销的爆款又为企业带来了持续增长的动力和进行下一步改革与创新的资本。

这种变化也给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样本,那就是在存量竞争时代,传统汽车巨头如何通过深刻的自我变革,重新找到增长的脉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