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卖出一辆就被骂得狗血淋头,理想汽车这回可是撞上了“键盘侠黑产大队”。
事情说起来挺有点离谱味。理想汽车最近摊上事,不是车子自带什么毛病,也不是生产线罢工,而是一群在网上开小号蹲点抹黑的“专业团队”瞄上了理想家的新车——理想i6,据说就差给新车写纸钱了。这伙人一个个比八点档反派都敬业,开着几百个账号轮番上阵,连“阴间流量”都快救活了。
胡说八道这活干得花样百出,有的说理想i6还没出街,就有投诉多得数不过来,好像经销店前台有个“客户抱怨专员”,天天接电话接到脱发。有的则嚷嚷:理想这车肯定卖不出去,只有家里蹲才会下单,然后还煞有介事地分析理想汽车今年快坚持不下去了。这些奇葩言论也敢信?可网友吃瓜还真有人瞅着起劲,热闹就是要凑一凑,毕竟闲着也是闲着。
真要说为什么这群人费这么大劲抹黑理想,原因倒也不复杂。市面上的电车越来越卷,谁家火谁就不顺眼,一不留神被同行看见机会了,“捣乱小分队”立马出动。就像街头小吃摊,张三家油条卖得香,李四马上去造谣说你家回锅油,不然自己生意没戏。搅浑水之后,消费者心里打鼓,十万八千问,交易直接降温,快得和下雨天洗衣服一样干脆。
其实这套路理想已经不是第一次品味。就在上个月,那帮专门挑事的账号还“关心”着理想车主,说是什么素质堪忧,停车都是两个车位一起占,转角碰瓷,马路新霸王。你说这不是纯纯泼脏水是什么?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来刷屏,哪怕车主素质再高,也经不起这样的轮番输出。
这回理想真憋不住了,看热闹的也坐不住。直接上法务部动真格的,声明一甩,话糙理不糙:证据都收集齐了,一个账号都别想漏,造谣的欢迎来法院走一波。要赔偿该赔偿,要坐牢绝没跑。企业这份刚劲,外边看热闹的网友乐得拍手叫好,“就该这样,老老实实做事还怕网络水军?”
说句人话,这场闹剧分明不像“网友调侃”,倒像是商战缩影。你家好日子过得正欢,天天被隔壁造谣说偷水偷电、拉闸限电、拖欠物业,时间长了邻居都信了,你气不气?怕不是有人恨不得敲锣打鼓送你上小区公告栏。
往深里说,这背后反映的也是产业内卷和消费分辨能力下降。越是信息多的年头,真假消息交织得像车库里的蜘蛛网,分都分不清。普通消费者也不是傻,买个车天天查“理想质量到底咋样”,一查一大堆控诉,弄得手心直冒汗。一句话,恶意带节奏毁掉的可不仅仅是一家企业,还可能拖累整个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早盯上这块了。前阵子工信部带头,联合六大部门整治汽车行业网络风气。行业生态圈净化,今天整治抹黑,明天清理“水军”,实打实让大家了解真实情况。企业敢开门做买卖,也能安心“撸袖子”稳中求进,消费者买车心里甭担心被假瓜坑了。
理想这波发力,等于也给整个行业打了个样。你敢污蔑我有依法反击的底气,别想着靠黑稿子扎根中国制造。对于普通吃瓜群众,这也是个信号:审信息别被表面带跑,理性吃瓜才是正道。谁还分不清谁在使坏?一旦发现蹭热度造谣的账号讨生活,举报按钮随时等你操作。
值得大家琢磨的是,这些网络造谣的幕后黑手,背后都在争什么?国产新能源车一块大蛋糕,别光迷信个别账号说一夜暴雷,就乱了阵脚。正规企业应对得当,社会也应让那些动不动就编故事的“黑红号”有个下场,不应让流言有恃无恐。
网络造谣,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企业被中伤,普通人也失去真实信息的参考,长期下去消费信心出问题,谁都难受。理想这回“硬刚”造谣党,不过是给行业增加一道防火墙。大家要的,是干净消费环境,不是乌烟瘴气的刷屏烂活。还是那句老话,砍你一刀挣不着一分钱,坑了同行也坑了自己。
说到底,这会儿谁都能拿手机写点啥。不是谁敢喷谁就赢了,谁敢对喷负责才是王道。理想敢于维权,律师函甩出去的那刻,社会风气跟着清爽不少。造谣一时爽,法庭门口站成行,谁还敢随便造次?以后但凡看到类似流言,别急着下结论,不如默默等一等,看真刀真枪的对决,谁成赢家。
你怎么看?网络上的这些大V、营销号、甚至“水军”,该怎么管?你平时遇到真假难辨的新闻,是先信还是先查?说说你自己遇到的糟心事儿,大家一起聊聊,别让流言成为中国制造的“紧箍咒”。下回遇见“喷子”造谣,你是果断举报,还是作壁上观?底下评论区等着你发言,别怕,说大实话,没人罚你酒。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