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与江淮彻底分道扬镳,“江来”本就没有将来

蔚来江淮彻底分手!“江来”合资公司注销,代工时代终结?

7月7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蔚来与江淮合资成立的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注销程序,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这家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5.1亿元的合资公司,曾被视为双方深化合作的象征,如今却黯然退场,标志着蔚来与江淮长达8年的代工合作画上句号。

从“蜜月期”到“分手”:代工模式走到尽头

蔚来与江淮彻底分道扬镳,“江来”本就没有将来-有驾

2016年,初出茅庐的蔚来选择与江淮合作,由后者代工生产ES8、ES6等车型,解决了新势力缺乏生产资质的难题。彼时,双方合作堪称“双赢”——蔚来快速实现量产,江淮则盘活闲置产能。2021年,双方合资成立江来公司,进一步整合供应链与生产管理。

然而,随着蔚来销量攀升和行业竞争加剧,代工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据内部人士透露,蔚来曾因江淮供应链成本高、话语权受限等问题,难以优化生产效率。与此同时,理想、小鹏等对手通过自建工厂实现成本严控,蔚来终选择“独立”:2023年底,蔚来斥资31.6亿元江淮两座工厂,并于2024年4月获得独立生产资质。

蔚来与江淮彻底分道扬镳,“江来”本就没有将来-有驾

蔚来的“断舍离”:聚焦盈利与自主权

对于蔚来而言,解散江来公司是战略调整的关键一步。创始人李斌多次强调“2024年四季度盈利”的目标,而代工成本、合资公司运营开支显然不符合降本需求。独立生产后,蔚来不仅能压缩10%以上的制造成本,还能彻底摆脱“江淮代工”的标签,强化高端品牌形象。

此外,蔚来正全力推进多品牌战略(蔚来、乐道、萤火虫),自建工厂更利于灵活排产与技术保密。李斌在直播中称,蔚来累计研发投入已达600亿元,“技术创新是底色”。显然,掌握全产业链话语权,才是蔚来未来的竞争核心。

蔚来与江淮彻底分道扬镳,“江来”本就没有将来-有驾

江淮的转身:抱紧华为,豪赌“尊界”

失去蔚来代工业务后,江淮迅速转向新伙伴——华为。双方合作推出的超豪华品牌“尊界”首款车型S800定价70万-101万元,对标奔驰S级,上市首月订单突破6500辆。但业内人士指出,尊界定位小众,难以支撑江淮的销量压力。2024年江淮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16.59%,如何通过华为合作实现“自我造血”,仍是未知数。

行业启示:新势力终需“独立成人”

蔚来与江淮彻底分道扬镳,“江来”本就没有将来-有驾

蔚来与江淮的分手,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层变革:代工模式仅是过渡方案,掌握核心技术、自建产能才是车企长远发展的关键。小鹏、理想早已自建工厂,小米汽车虽借力北汽资质,但仍坚持自研生产体系。未来,传统车企或转型为“专业代工厂”,而头部新势力将加速全产业链布局。

结语

“江来”的解散,既是蔚来独立路上的然选择,也是江淮转型阵痛的开始。当行业从“烧钱换市场”进入“盈利攻坚战”,合作与分道扬镳皆因势而动。唯一确定的是,没有永远的合作,只有永恒的竞争力。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