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到奇瑞威麟 R08 皮卡的新闻,突然发现,从去年开始,皮卡市场的变化真挺快的。去年我还在朋友那儿试过一款同价位的皮卡,感觉就是硬茬多,空间大,油耗还说得过去,但那手感,怎么说呢,就是工业味浓厚点,没那么细腻。
我还记得有次跟修理工聊天,他说:这车开久了,除了看状态,也得注意转色视频,比如变速箱油的换洗,不能只盯着表盘。这句话戳中了我,因为技术那块,真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不只是看油表那么简单。实际上,像这次新上市的威麟 R08,长宽高,货箱啥的,估算大概是这样——长度大约5米3,货箱515毫米高,宽1.92米(体感,样本少),轴距和我以前测得的类似,可能有点标配,可我们手上现成的车型,考虑到不同路况,差别几公分其实也挺明显。
你会不会觉得,皮卡的货箱空间其实是偏家用、多功能还是偏商务?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这个货箱,里面每个划线都算得挺精确——1530毫米长,1620宽,感觉装个摩托肯定没问题。但说到装载效率,我觉得山海版配置带钢板弹簧,反应更快,绑扎更稳。你觉得,普通用户大概几成会用到这些高配?估算下,山地版配备差速锁,日常用可能有一半左右会考虑,毕竟,那个蠕行模式没几次会用到,但一用起来,瞬间感觉安全感提升。
谈到研发,就不能不提供应链。这个威麟 R08,配上2.3T+8AT黄金动力组合,基本上就是拼成本和性能的平衡。你相信AGM高性能蓄电池能耐多久?我猜,像寒区版那样,搭配了高性能电池和加热装备,再加上车身防腐工艺,说不定能用个五六年没问题(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更在意的是,车联网和OTA升级,听起来很未来感。实际操作中,我觉得这多少是厂商用心的一环——花在那里,用户归你你就得多维护,换句话说,这也是供应链上下游博弈的一个点。
这里我又想问:你觉得,用户真的会不断追求最新版本的车联网功能吗?还是说,到了某个点,质感比软件新鲜感更重要?我对这事挺有看法的——软件的升级,实际上可能带来直观感受会比硬件精细度更直接,像我的旁边同事说:有时候新功能还不如个细节耐用。这点,倒是真的。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个地方:山海版配了平底货箱和钢板弹簧,绑扎稳?我自己试过装满东西,真是省心。可惜,实际驾驶感受还得看材料硬度和负载,看着货箱载荷容量大概能达1000公斤(体感,估算),但实际载重,还得看轮胎和悬挂。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似简单的设计,背后其实藏着很多折中。那些精细的工艺,比如专门的防腐处理,没那么容易体现出来,但化学反应啊,像咱们平时生活的喷漆一样,本身就是长时间的软件更新。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多改良其实很隐晦?但技术在每个细节都反映出厂商的用心,比如那款配备影像和语音控制的座舱——那感觉,好像每次开车,像在操作一个智囊团。
有一点我一直没搞清楚,为什么不少皮卡厂都喜欢搞高配呢,能多卖出几个配置?我猜不过是用户脑袋里的燃料不同,像我,偏爱硬核,就算这个版本在山地牌上花多点钱,也觉得物超所值。但另一方面,那些更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的,可能就会觉得都是规矩,差别其实也不大。
所以,到了我还是在想:如果真要买这个威麟 R08,你会更看重它的科技含量,还是更实际的货载能力?我觉得,咱其实都喜欢看得见的东西,车的每个细节,其实都藏着就是你在用车时的那份小心思。
说到这里,我又突然有个疑问:这个货箱,能装个折叠自行车吗?大概也就120厘米长,能塞进去吧……现实中,这点东西我从没专门测过。
这几天光想这些,反倒觉得,皮卡不就是个搬家帮手嘛,可你又希望它能有点那味儿——除了硬核配置,细节的温度才真重要。你说,下次带家人出去,能装得下两个行李箱和宠物箱,不会让忙碌变得更磨人?这个问题,就留给你自己答案了。
(这段有点散,就不打包了。)
——完。如果你还会跟我聊车,估计就是那点微妙的生活气息在左右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