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只要是关注汽车市场的朋友,可能都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以前觉得挺贵的合资中级车,现在的价格是越来越亲民了。
就拿别克君威、现代索纳塔这些车来说,以前怎么也得小二十万才能落地,现在十几万就能开走。
不过,在这些降价的车里,有一款车显得特别突出,甚至有点让人看不懂,它就是斯柯达速派。
说起这辆车,它的来头可不小,它和咱们国内大名鼎鼎的大众帕萨特,那可是正儿八经的“亲兄弟”,都是大众集团同一个平台生产出来的,很多重要的零件,比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核心部件,可以说都是一模一样的。
按理说,有这么硬的“后台”,品质应该信得过。
可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我们来看看销量数据,去年一年,大众帕萨特在国内卖了超过十九万辆,是B级车市场里当之无愧的明星车型。
而斯柯达速派呢?
全年的销量还不到一千五百辆。
这中间的差距,不是几倍,而是超过了一百倍,简直是天壤之别。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现在速派在终端市场的优惠力度非常大,很多地方直接降价六万多,最低配的车型算下来只要十万出头的价格就能买到。
花一辆紧凑型轿车的钱,买一辆和帕萨特同根同源的中级车,这笔账怎么算都应该很划算才对,可为什么就是没人愿意买单呢?
这辆车到底是真的物超所值,还是有什么我们普通消费者不知道的硬伤?
首先,咱们得从买车的第一印象说起,也就是外观。
中国人买车,很多时候“眼缘”非常重要,车子开出去,不光是个代步工具,也代表了个人的审美和品味。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斯柯达速派的外观设计,说得客气一点是沉稳,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有些老气了。
特别是它的前脸,那个直瀑式的中网格栅,整体的设计风格,感觉还停留在十年以前。
在今天这个追求年轻化、运动化的时代,这样的设计很难吸引到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喜欢的是犀利的线条、动感的造型,而速派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辆中年人开的“老干部车”,显得四平八稳,缺乏活力。
虽然它的车身长度超过四米八,轴距也达到了两米八多,尺寸上是标准的中级车,但第一眼看上去,就是提不起年轻人的兴趣。
当然,速派的外观也不是没有亮点,它那个掀背式的后备箱设计,绝对是它的一大“法宝”。
这个设计不仅让车身侧面线条看起来更流畅,更重要的是带来了超强的实用性。
它的后备箱开口巨大,常规状态下就能轻松放下五六个大号行李箱。
如果把后排座椅放倒,那整个后备箱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储物空间,搬个家电、拉点家具都绰绰有余,实用性甚至比很多城市SUV还要强。
后排的乘坐空间也同样宽敞,一米七五、一米八的个子坐进去,腿部空间都非常充裕。
可问题是,这些内在的实用性优点,需要你深入了解后才能发现,而它那个略显过时的外观,在第一时间就把很多潜在的买家给“劝退”了。
看完了外面,我们再坐进车里看看。
速派的内饰,给人的感觉就更复杂了,可以说是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
从好的方面来说,它的配置给得相当实在。
你想想,十万出头的价格,它能给你配备像电动尾门、全速自适应巡航、前排座椅加热、主驾驶座椅记忆这些功能。
这些配置在很多同价位的合资车上,基本都是高配甚至顶配车型才有的,从这点看,速派确实很有诚意, старается用配置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但是,当你把手放到中控台上,触摸到那些硬邦邦的塑料时,那种廉价感就扑面而来了。
整个内饰的设计风格和外观一样,同样是偏向于老旧,缺乏设计感和科技感。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那个尺寸很小的中控屏幕,不仅显示效果一般,车机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功能性也远远落后于时代。
现在连几万块的国产车都配上了智能大屏,导航、听歌、语音控制都非常流畅,而速派的车机用起来却很卡顿,甚至连导航都需要连接手机进行投屏,体验感实在不佳。
这种内饰,对于那些看重实用性、不在乎科技感的中年消费者来说,可能还能接受,但对于从小就接触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
再聊聊开起来的感觉。
速派提供了1.4T和2.0T两种动力选择。
1.4T的发动机用在这么一辆中级车上,确实是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感觉,日常在市区里开开还行,一旦上了高速,想要超车就会觉得力不从心,得深踩油门才行。
而2.0T的版本动力就充沛多了,提速很快,无论是市区还是高速,开起来都很有信心,而且油耗表现也不错,高速上能开到六点几升,市区里堵车也就九升左右,对于一辆中级车来说,算是比较省油的。
它用的双离合变速箱是大众的成熟产品,但在低速走走停停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到一些轻微的顿挫,不过一旦速度提起来,换挡就变得非常平顺了。
底盘的调校是典型的德系风格,感觉很扎实,过弯的时候支撑性很好,车身不会有明显的侧倾,能给人很强的驾驶信心。
但缺点就是悬挂偏硬,路过减速带或者一些坑洼路面的时候,车里的颠簸感会比较明显,影响了一定的乘坐舒适性。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品牌。
斯柯达这个品牌,在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
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大众旗下的,但潜意识里就会给它贴上一个“大众廉价版”的标签。
在过去,当大众品牌在国内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时,作为“廉价版”的斯柯达还能凭借性价比分到一杯羹。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一方面是消费升级,大家更愿意多花点钱买一个品牌认知度更高、更有“面子”的车;另一方面,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强势崛起。
这就导致了速派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往下看,十万出头的价格区间,有无数配置更高、设计更炫酷、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国产车可以选择,比如比亚迪、吉利、长安的同价位车型,无论是内饰的豪华感、车机的好用程度,还是智能驾驶辅助功能,都全面超越了速派。
往上看,很多消费者会觉得,既然都花了十多万了,为什么不干脆再加点钱,直接买一辆真正的“大众”帕萨特呢?
毕竟大众的品牌在国内更响亮,未来的保值率也更高。
所以,速派就被夹在了中间,高不成低不就。
它所坚守的那些传统优势,比如扎实的底盘、不错的机械素质,在今天这个以大屏、智能、新能源为导向的汽车市场里,已经不再是消费者最看重的核心卖点了。
不是说速派这辆车本身有多差,而是它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最终被市场和消费者所冷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