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4月第三周的纯电市场竟上演了一出“逆袭大戏”? 当特斯拉Model Y还在为守住榜单前三挣扎时,比亚迪海鸥以8800辆的成绩强势登顶,直接撕碎了“老牌王者”的防线。 而小米SU7更是一路狂奔,首次冲进前三,让整个市场惊呼:新势力真要变天了!
海鸥的逆袭绝非偶然。 8800辆的单周销量不仅刷新了自身纪录,更让这款主打经济代步的车型成为现象级产品。 相比之下,五菱宏光MINIEV以6000辆的成绩紧随其后,但两者差距已拉大到近3000辆。 有观点认为,海鸥的成功得益于比亚迪在电池技术和成本控制上的优势,而宏光MINIEV的“国民神车”光环正在褪色。 更耐人寻味的是,吉利熊猫以5400辆的成绩挤进前六,微型车市场正从“一家独大”转向“三足鼎立”。
“雷军赌对了! ”当小米SU7以7200辆的成绩首次跻身前三时,这句评价在车圈刷屏。 要知道,这款车既没有五年免息政策,也没有限时补贴,但消费者仍愿意为长达7个月的提车周期买单。 有业内人士分析,小米SU7的成功在于精准定位:21.59万的起售价卡位中高端市场,轿跑造型与智能座舱的组合直击年轻群体痛点。 更关键的是,其产能从3月的日均300辆提升至当前的500辆,交付速度加快直接拉动了销量。
曾连续霸榜的特斯拉Model Y,本周仅以4000余辆的成绩位列第七,甚至不敌长安Lumin这类入门车型。 尽管特斯拉紧急推出Model Y焕新版五年0息政策,并加码8000元车漆补贴,但市场反应平平。 有车主吐槽:“新款续航只多了50公里,价格却涨了2万,不如买国产车。 ”相比之下,Model 3凭借6800辆的销量守住第六,但面对小米SU7的紧逼,特斯拉的焦虑肉眼可见。
如果说海鸥和小米是“明面上的赢家”,那么零跑B10则是本周的“隐形杀手”。 这款4月10日刚上市的新车,仅用10天便以1300辆的成绩冲至榜单第13名。 零跑官方透露,B10采用“上市即交付”策略,部分门店甚至出现“展车被抢订”的情况。 更令对手警惕的是,零跑周销量已达8600辆,与榜首理想仅差200辆,随时可能上演反超戏码。
曾被寄予厚望的小鹏MONA M03,本周以2500辆的成绩勉强保住第十名。 这款主打15万级市场的轿跑,上市初期月销轻松破万,如今却陷入增长瓶颈。 反观五菱缤果,凭借2700辆的销量悄然升至第九,其即将上市的PLUS版本被曝将搭载快充技术,或成下一匹黑马。 此外,蔚来ES6以2000辆的成绩杀入前二十,换电站布局密度成其最大卖点。
比亚迪秦L DM-i以1900辆的成绩卡位第二十名,这个成绩对于一款刚降价增配的混动车型来说难言理想。 相比之下,智界R7的突然发力更值得关注:这款华为深度赋能的车型,上市当日大定突破13万辆,本周销量已逼近千辆门槛。 有消息称,其搭载的ADS 3.0智驾系统可实现城区无图NCA,这或许是其突围的关键筹码。
这场销量大战背后,一个更残酷的现实浮出水面:当渗透率突破50%后,纯电市场的竞争已从“拼参数”转向“拼体系”。 谁能在产能、渠道、服务上构筑护城河,谁才能真正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