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硬派SUV销量出炉,普拉多跌至第九,国产车包揽前三

最近汽车圈里有件大事,估计不少关注车的朋友都听说了。

就是六月份硬派越野车的销量榜单出来了,结果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以前咱们一提起这个领域,那丰田普拉多可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想买车不光要等,还得加钱,那叫一个牛气。

可就是这么一个“王者”,这次居然一下子滑到了第九名。

再往前看,榜单的前十名里,有九个位置都被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给占了,这场面,说是国产车的“集体狂欢”一点都不过分。

很多人可能心里会犯嘀咕,这到底是怎么了?

难道是一夜之间,风水就转到咱们这边来了?

那个曾经让无数人追捧的丰田标,怎么突然就不香了呢?

这事儿吧,你要是仔细琢磨琢磨,会发现它不是偶然,而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说白了,就是时代变了,消费者的脑子也变了,大家不再是那个只看车标就愿意掏钱的“小白”了。

咱们就拿这次事件的主角普拉多来举个例子,看看它输得到底冤不冤。

新款普拉多,最低配的版本,价格就定在了45万多,快46万了。

咱们普通老百姓辛辛苦苦赚的钱,花将近半百万,买回来的是个什么样的车呢?

坐进车里,首先你可能就会有点失望,因为连一个现在几万块钱小车都快成标配的360度全景影像都没有,倒车入库全凭感觉。

再看看中控,想连个手机听听歌、导个航都费劲,因为它压根就没什么智能车机和车联网功能。

手能摸到的地方,大片大片的硬塑料,座椅也是最基础的布料材质。

这感觉,就好像你花了一部最新款旗舰手机的钱,结果买回来一个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老式功能机,心里能平衡吗?

咱们不拉踩,就做个最简单的对比。

你拿着同样的四十多万,去看一看现在榜单上名列前茅的国产车,比如说坦克500的混动版。

这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产品。

人家把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都给你配齐了,在高速上开车,它能帮你自动跟车、保持在车道里,能大大减轻你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车里的座椅,用的是高档的Nappa真皮,又软又舒服。

中控台上那块大屏幕,反应快得跟平板电脑似的,你想干啥,动动嘴就行,导航、音乐、看视频,样样都行。

这么一比,配置上的差距已经不是差一点半点了,这简直是差了好几个时代。

一边是抱着过去的名气不放,配置简陋还卖得死贵;另一边是把能给你的好东西都给你,诚意满满。

这道选择题,对于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来说,答案其实都写在脸上了。

丰田还以为光靠一个“普拉多”的名字就能继续躺着赚钱,可市场和消费者用真金白银的投票,给了它最直接的回应。

再来看看咱们的国产品牌阵营,它们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拼搏和精准的策略。

它们不是一个个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一个覆盖面极广的“产品矩阵”,把消费者的各种需求都考虑得明明白白。

就说现在卖得最火的坦克300,它简直就是一个爆款制造机。

它很聪明,不光有传统的汽油版,满足那些追求纯粹越野体验的老玩家,还推出了插电混动版,让那些主要在城市里开,又想省油的上班族也能找到心头好。

两条路一起走,一个月轻松卖出一万多台,这个数字比很多合资品牌全家所有SUV加起来的销量都多。

还有像方程豹的豹5,它瞄准的是另一群人。

它发现现在很多人买硬派SUV,并不是真的要去天天爬山涉水,更多的是喜欢那种硬朗的造型,同时又希望日常开起来能舒服、省油、智能化。

于是豹5就带着比亚迪最先进的混动技术来了,它能让你在需要动力的时候感受到强劲的推背感,在城市里堵车的时候,又能把油耗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再加上那一套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座舱,可以说是把现代都市人的需求给研究透了。

更绝的是北京BJ40,它干脆不跟你在高端市场里卷,直接把带大梁的增程版硬派越野车,价格打到了18万以内。

这个价格一出来,让很多以前预算不够,只敢想一想的消费者,一下子就能够得着了。

它就像一个鲶鱼,把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都搅动了。

所以你看,从十几万的入门级,到三四十万的高端市场,从纯燃油到各种先进的混动技术,咱们的自主品牌已经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

它们有负责冲销量的“主力军”,有负责技术拔高的“先锋队”,还有负责普及市场的“价格杀手”,每个品牌都有自己明确的位置。

在这样全面而立体的攻势面前,普拉多这种产品力停滞不前、又不肯放下身段的“老贵族”,自然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而且,这还只是个开始。

往后看,普拉多要面对的挑战只会越来越大。

下半年,还有一大波更厉害的国产新车在排队等着上市,比如捷途的旅行者G700、东风的猛士M800等等。

特别是猛士,那可是有军工技术背景的,听说他们的新车不光性能强悍,还要玩出一些新花样,比如让无人机跟着车一起飞,进行航拍。

这种创新和想象力,是现在的普拉多完全无法比拟的。

它的那套动力系统,说好听点是成熟可靠,说难听点就是多少年没实质性更新了。

在智能化方面,它几乎是一片空白,连最基本的OTA在线升级都做不到,这意味着你的车从买回家的那天起,就定型了,不会再有任何功能上的进化。

而我们的国产车呢,就像一部智能手机,隔三差五就能收到系统更新,今天优化一下车机流畅度,明天增加一个新功能,让你的车越用越新,越用越好用。

所以说到底,市场的风向转变,根源在于产品力的此消彼长。

就连以前被认为是普拉多最忠实用户的群体,比如那些做工程的工地老板,现在也都纷纷换上了坦克500。

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因为划算。

花同样的钱,甚至更少的钱,能买到一台外观更气派、内饰更豪华、配置更高、开起来还更省油的车,里子面子全都有了,谁还会愿意去花高价买一个配置落后、体验过时的“情怀”呢?

那个曾经闪闪发光的丰田标,在今天这个讲究实惠和体验的时代,真的已经撑不起那么高的溢价了。

消费者用自己的选择证明了一件事:靠老本过日子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