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驾驶省油技巧,十年老司机经验分享,百公里省2L油

很多人在节假日开车出门,尤其是跑长途高速的时候,都会有这么一个共同的感受:怎么油费比预想的要高出不少?

明明是同一条路,同样的车,为什么有的人开起来油耗就特别低,而自己的车油表往下掉的速度却让人心慌。

不少人觉得,这可能是车子本身的问题,或者是高速上开得快,费油是必然的。

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完全对。

高速驾驶省油技巧,十年老司机经验分享,百公里省2L油-有驾

高速公路驾驶如何能更节省燃油,这里面确实有不少学问,很多看似不起眼的驾驶习惯和车辆设置,恰恰是决定你油耗高低的关键。

掌握了这些方法,并不需要你刻意去当“慢车”,而是在保证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让每一滴油都用在刀刃上,一趟长途下来,实实在在地能省下一笔开销。

首先,我们得聊聊一个最大的误区,那就是关于车速的问题。

绝大多数人认为,高速公路既然限速120公里每小时,那么顶着限速跑,能最快到达目的地,时间缩短了,发动机运转时间也短了,自然就省油了。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车辆在行驶中最需要克服的一个主要阻力就是空气阻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阻。

这个阻力的大小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这意味着车速越快,风阻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简单来说,你把车速从90公里每小时提高到120公里每小时,速度只提升了三分之一,但你的车为了推开前方的空气,需要付出的力气可能要增加七成以上。

这些多付出的力气,最终都要通过燃烧更多的汽油来转换。

几乎每一款家用车都有一个“经济时速区间”,在这个速度范围内行驶,发动机的运转效率最高,燃油消耗也最少。

对于大部分排量不大的家用轿车来说,这个区间通常在每小时70到100公里之间。

在这个速度下,发动机的转速一般会稳定在2000转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平稳且高效的工作状态。

一旦车速超过110公里,特别是达到120公里时,你会发现发动机转速会明显攀升,可能达到2500转甚至更高,油耗也会随之大幅上涨。

有数据显示,以120公里的时速行驶,会比以90公里的时速行驶,油耗高出20%甚至更多。

所以,在高速上要想省油,第一步就是告别“油门焊死,顶着限速跑”的习惯,适当控制车速,观察转速表,让发动机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状态下工作,这是节省燃油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其次,驾驶的平顺性至关重要。

老司机和新手在油耗上的巨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油门和刹车的使用上。

省油的驾驶方式,核心在于“预见性驾驶”。

意思就是,你的视线要放得足够远,不只是盯着前车,而是要观察前方几百米乃至更远的路况,提前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预判。

比如说,你看到远处前方有车辆刹车灯亮起,或者有货车准备并线,这时候就不应该继续踩着油门冲过去,到跟前了再一脚急刹车。

高速驾驶省油技巧,十年老司机经验分享,百公里省2L油-有驾

正确的做法是,提前松开油门,利用车辆自身的惯性滑行过去。

车辆在带档滑行的时候,现代的电喷发动机为了节省燃油,会自动停止喷油,这时候你的车几乎是在“零油耗”状态下前进。

而频繁的急加速和急刹车,会让发动机的负载剧烈变化,每一次深踩油门都是在向发动机气缸里多喷油,每一次急刹车都是在浪费掉你用汽油换来的动能。

这个道理在下长坡或者前方遇到收费站时尤其适用。

比如距离收费站还有一两公里,完全可以提前松油门,让车速自然平稳地降下来,而不是快到跟前了才大力制动。

另外,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空挡滑行。

过去化油器时代的老观念认为空挡滑行省油,但在今天的电喷车上,空挡滑行时为了防止发动机熄火,电脑会指令其保持怠速喷油,反而比带档滑行更费油。

更重要的是,空挡滑行会失去发动机的牵引力制动,非常危险。

所以,学会用油门来细腻地控制车速,减少不必要的刹车,是省油驾驶的进阶技巧。

再来说说定速巡航这个功能。

很多人觉得,跑高速全程开着定速巡航,电脑控制肯定比人脚踩得稳,一定更省油。

这个说法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的,比如在路况极好、平坦笔直的高速公路上。

但定速巡航的逻辑是“不惜一切代价维持设定速度”,它不像人脑那么灵活,所以在一些特定路况下,使用它反而会更费油。

最典型的就是上下坡路段。

当车辆上坡时,为了维持速度,定速巡航系统会命令发动机深踩油门,把转速拉得很高,油耗会急剧上升,其实这时候由人来控制,稍微让一点速度,轻踩油门平稳上去会省得多。

而在下坡时,定速巡航为了防止超速,又会通过发动机制动甚至刹车来控制车速,这又浪费了本可以利用重力滑行的机会。

此外,在车流量较大、需要频繁调整车速,或者在雨雪大风天气,路面阻力不均时,手动控制油门会比固执的定速巡航系统更加灵活和经济。

除了驾驶技巧,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同样能对油耗产生巨大影响。

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胎压。

轮胎气压不足,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油耗刺客”。

高速驾驶省油技巧,十年老司机经验分享,百公里省2L油-有驾

胎压过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就会变大,滚动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加,车子开起来会更“费劲”,油耗自然就高了。

有测试表明,胎压比标准值低了10%,油耗可能会上升5%左右。

标准胎压值在车辆的B柱(驾驶座车门框上)、油箱盖内侧或者车辆说明书里都能找到,一定要在冷车状态下测量。

尤其是在满载跑长途时,胎压可以比标准值适当高出0.1到0.2 Bar,这样既安全又省油。

第二件事是给车辆“减负”。

很多人习惯把后备箱当成储物间,各种不常用的杂物常年堆在里面。

要知道,车辆的重量和油耗是直接挂钩的,车上每增加100公斤的负重,百公里油耗大约会增加0.5升左右。

所以,在跑长途前,彻底清理一下后备箱,把非必需品都拿下来,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省油效果。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车顶行李架和行李箱,这些装置会严重破坏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在高速行驶时产生巨大的风阻,让油耗轻松增加10%以上,如果不是非用不可,最好拆下来。

第三件事是加对油。

不少车主认为加高标号的汽油,比如95号,会比92号更有劲、更省油。

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

汽油的标号代表的是其抗爆性,而不是能量的高低。

应该加什么标号的汽油,完全取决于发动机的压缩比。

厂家在设计发动机时就已经设定好了最适合的汽油标号。

如果一辆要求加92号汽油的车,硬是给它加了95号,由于高标号汽油燃烧速度更慢,在压缩比不够的发动机里可能无法充分燃烧,反而会导致动力下降、油耗增加和积碳增多,花了高价钱却得到反效果。

最科学的做法,就是严格按照车辆说明书或油箱盖上的推荐来加油。

最后,还有一个大家经常纠结的问题:高速上到底是开窗省油还是开空调省油?

这里也有一个比较公认的经验法则,那就是以车速80公里每小时为分界线。

当车速低于80公里时,开窗通风带来的风阻增加还在可控范围内,而此时空调压缩机工作会消耗一部分发动机功率,所以开窗相对更省油。

但当车速超过80公里,特别是达到100公里以上时,情况就完全反过来了。

高速行驶中,开着窗户所形成的气流扰动和风阻会变得非常巨大,为了克服这部分阻力所消耗的燃油,要远远超过开启空调压缩机所消耗的燃油。

所以,在高速上,关上车窗,打开空调,反而是一种更经济的选择。

同时,在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定在24到26摄氏度的舒适范围,并将出风口朝上,利用冷空气自然下沉的原理,可以更快地实现车内降温,也能让空调压缩机间歇工作,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