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问卷显示有八成观众觉得i8的设计超前两代。现场解说员说这是宝马特意带过来的"警示牌",提醒设计师不能跟风。我听完有点懵,这车都停产七年了怎么还这么受重视?
其实i8面世那会儿吵翻天。2014年宝马内部开会,负责外观的工程师和保守派吵得厉害。有个设计师回忆录里说,当时为了车头造型差点打起来。他们想做成鲨鱼的流线型,但有人觉得太冒险。
后来发现这车真的冒险。车架用了大量碳纤维,当时德国汽车安全机构说不达标。宝马硬是花了三年重新测试材料,差点耽误投产计划。结果这反而成了卖点,现在新能源车用轻量化材料都得参考他们的经验。
北美市场开始不太买账。首批i8在美国销量不到德国三分之二,很多订单退了。但车主们改装后反而升值,二手价比刚上市时还高。有车商说是因为外形独特,能加装的部件多。
有意思的是奔驰和特斯拉都在研究i8。2023年奔驰EQS设计文件被曝光,里面有大量i8的数据模型。特斯拉早期设计图里也有圆润版本的Cybertruck,后来改尖角估计是受i8影响。
现在比亚迪的海洋系列设计总监在采访里提到,他2020年专门去宝马工厂考察过i8生产线。说那时候突然明白什么叫"设计优先",之前总把技术参数看得太重。
不过i8也不是没翻车。鸥翼门因为回收率不够被砍了,电池散热系统也折腾好久。有内部文件显示阿拉斯加极寒测试时,温度低到传感器失灵,最后靠人工记录数据才过关。
车展互动区有个新玩意儿,扫二维码能看到i8的专利新技术。说今年刚申请的固态电池方案,直接把电芯嵌在车身上,跟i8当初轻量化思路一模一样。旁边还有人在给数字版i8投票,要不要复刻鸥翼门。
最近有报道说造电动车的都在研究i8的供应链。下一代材料需要用到更多稀土,连宝马都开始担心供货问题。迈凯伦和保时捷的人私下抱怨,大家设计都开始像i8,找不到新方向。
加州有个调查,统计了2000个年轻人最喜欢什么车,i8排进前三。受访者说觉得这车看着就有故事,不像现在的新车都长得差不多。现场有个穿卫衣的大哥看完展车说,这要是能出个平民版就完美了。
总之车展上这辆老车,愣是把一堆新产品显得普通了。工作人员说宝马特意没放最新概念车,就是要让团队记住什么叫经典。我走了时候听见两个设计师在念叨,这车要是加上现在的自动驾驶功能,说不定能再火一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