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走在街上,不知道您有没有这么个感觉,就是现在新出的电动汽车,长得是越来越像了。
特别是车头那部分,因为不需要给发动机散热了,以前那种各式各样、代表着不同品牌身份的进气格栅,现在好多都变成了一块光滑的平板,顶多再配上一条细长的贯穿式大灯。
不凑近了看车标,有时候还真有点分不出来这车到底是哪个牌子的。
就在大家伙儿都觉得这汽车设计是不是要进入“千车一面”的时代时,汽车界的“老前辈”梅赛德斯-奔驰,突然站出来说了一句“等一等”,然后拿出了一款名为Vision Iconic的概念车。
它这意思很明显,就是想告诉所有人,别急着抄作业,我来给你们重新上一课,看看什么才叫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豪华设计。
这事儿得从奔驰自己遇到的一个大难题说起。
在咱们熟悉的燃油车时代,奔驰的脸面是什么?
是一个闪闪发亮的镀铬格栅,中间或者顶上立着一个三叉星徽。
那个气场,隔着老远就能认出来,一看就知道这是台“大奔”,豪华、尊贵的感觉一下子就来了。
可到了电动车时代,格栅这个最核心的“五官”突然就失业了,这让奔驰的设计师们非常头疼。
首席设计官瓦格纳就公开表示,格栅对奔驰来说,早就不单单是个散热的零件了,它就是我们品牌的脸,是刻在骨子里的符号,绝对不能丢。
所以,他们决定发起一场“格栅复兴运动”,要把这个最重要的家族特征,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给找回来。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奔驰并没有偷懒,直接把几十年前老爷车的格栅设计原封不动地搬过来,那种做法叫复古,不够酷。
奔驰选择了一条更聪明也更难走的路,那就是用最新的科技去致敬经典。
他们回头翻阅了自家的历史档案,从那些像W108、W111以及大名鼎鼎的梅赛德斯-600 Pullman这些传奇车型上找到了灵感,这些车都有着非常经典、气派的竖直格栅造型。
然后,设计师们把这个经典元素提炼出来,用21世纪的技术给它重新化了个妆。
咱们可以看看已经用上这个新设计的全新纯电GLC SUV,它的车头虽然也是一块封闭的面板,但内有乾坤。
一个宽大的镀铬边框勾勒出经典的盾形轮廓,里面镶嵌的不是简单的塑料板,而是一块深邃的熏黑玻璃质感面板。
最绝的是,这块面板后面藏了942颗可以独立发光的小灯珠。
这下可玩出了花样,这块格栅不仅能亮,还能在你解锁车辆、开始充电或者使用不同驾驶模式时,展现出像星河流转、呼吸起伏一样的动态灯光效果,仿佛在跟你进行情感交流。
这就好比,以前的格栅是个沉默寡言、气质稳重的绅士,而现在的格栅,这位绅士不仅学会了穿搭,还会用眼神跟你互动,科技感和高级感一下子就都到位了。
奔驰用这一招,响亮地回答了那个问题:谁说电动车只能有一张冷冰冰的“扑克脸”?
我的脸,既有百年历史沉淀下来的贵气,又能玩转数字时代的灯光魔法。
说完了“面子”,我们再来看看这台概念车的“里子”。
如果说外观设计是奔驰在回应自己的历史,那内饰设计就是它在描绘对未来的想象。
一打开车门,你肯定会被中控台上那个被称为“齐柏林”的悬浮式玻璃结构给镇住。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整块巨大而且带有弧度的曲面玻璃,就像一艘未来飞艇一样,轻盈地“漂浮”在你的面前,上面集成了仪表盘和中控屏,整个座舱的科幻感瞬间就和其他车拉开了差距。
而且,仪表盘的显示界面设计,据说灵感来源于瑞士顶级名表的精密表盘,那种机械美学和数字科技的结合,一下子就把豪华的格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跟那些简单粗暴地堆砌大屏幕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用料上,奔驰也显得格外“讲究”。
当很多品牌还在用Nappa真皮或者Alcantara翻毛皮来标榜自己豪华的时候,奔驰在这台概念车里,却大胆地使用了珍珠母贝、黄铜以及深蓝色的天鹅绒。
这些材料,我们通常是在高级珠宝、古典家具或者高定时装上才能看到。
奔驰的设计师觉得,未来的豪华不应该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应该是一种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艺术品位。
他们甚至觉得这还不够,还围绕这套内饰设计,推出了一系列男女时装,让你能把车里的这种独特质感和设计风格“穿”在身上。
这其实是在传递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奔驰所理解的豪华,是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和美学叙事,而不只是一台交通工具。
当然了,一台概念车光有好看的皮囊和精致的内饰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底气还是来自于技术。
奔驰的首席技术官薛夫铭就明确表示,这台Vision Iconic概念车承载了他们对未来出行的全部想象。
其中有几项“黑科技”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个就是“太阳能涂层”技术。
你没听错,奔驰打算把整个车身表面,都变成一块巨大的、可以吸收太阳能的电池板。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在理想的光照条件下,这身神奇的“皮肤”每年可以为车辆额外增加大约1.2万公里的续航里程。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相当于,这台车每年能自己“晒”出足够从北京开到广州好几个来回的电量,而且这部分能源是完全清洁的。
这项技术如果真能大规模应用,那电动车主最头疼的“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还有一个听起来很深奥的技术,叫“神经形态计算”。
说白了,就是让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模仿我们人类大脑的神经元结构来处理信息。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效率极高,能耗极低。
据说,应用这项技术后,自动驾驶系统处理数据所消耗的能量能降低整整90%,同时反应速度还会更快。
这意味着,车辆在自动驾驶时会更“聪明”、更安全,也更省电。
再加上已经能实现高速公路完全脱手脱脚的L4级高度自动驾驶,以及完全通过电子信号来控制方向的线控转向技术,未来的汽车座舱里,方向盘甚至可以在不需要的时候完全收起来,让驾驶舱彻底变成一个舒适惬意的移动会客厅。
聊到这里,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
奔驰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如此高调地推出这样一款集设计、艺术和前沿科技于一身的概念车?
这背后,其实和我们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近这些年,以蔚来、小鹏、理想、高合等为代表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凭借着大胆的设计、对用户体验的极致挖掘以及飞快的技术更新速度,在全球汽车市场,尤其是在高端电动车领域,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它们已经开始实实在在地和这些传统的豪华品牌同场竞技了。
比如,蔚来的NOMI车载人工智能,用一个可以做出各种可爱表情的“小脑袋”,让冷冰冰的汽车有了情感和温度;高合汽车那套极其复杂、可以自定义编程的灯光系统,也让大家看到了汽车交互的全新可能性。
面对这些来自中国的“后浪”们的强力冲击,像奔驰这样的百年老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它必须向全世界证明,自己不仅没有被时代抛下,而且依然是那个能够定义豪华、引领潮流的王者。
因此,Vision Iconic概念车的发布,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和战略宣告。
它一方面,通过重新演绎“标志性格栅”,并且专门出了一本叫《ICONIC DESIGN》的书来系统地梳理自己的设计哲学,拼命地强调自己那份独一无二、别人无法复制的百年历史传承和品牌底蕴。
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太阳能涂层、神经形态计算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前沿科技,来展示自己在技术创新上依然是顶尖水平,甚至想得更远。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策略,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双重故事线,来重新巩固自己“豪华标杆”的地位。
可以说,正是我们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和强大,激活了这些国际巨头的危机感和创新热情,迫使它们必须拿出压箱底的真本事来应对竞争。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场越来越激烈的全球汽车竞赛,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广大的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