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E8再添新成员,610公里超长续航和智能配置全升级,满足不同用户出行需求

这次的银河E8新款,尤其是标配610公里续航的版本,简直像是给里长们的出行节奏定了个标。你知道吗?我一朋友报了个试驾,坐进去一秒钟就觉得跟普通电车不一样——那块45英寸大屏,真的甩我手机几条街。买车的人,尤其这是个纯电市场,续航其实比拼的不只是长远的里程,还在意那些随用随走的瞬间体验。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我偶尔会算算每公里的成本。大约估算,电池使用几年后,百公里的电费只要大概4块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比我在下班路上跑的油车低出不少。有次朋友打趣说:你们这些自媒体,算这些没意思,我只关心开起来顺不顺。问题是,这两者其实也挂钩。顺畅程度,能直接影响续航和能耗。

吉利银河E8再添新成员,610公里超长续航和智能配置全升级,满足不同用户出行需求-有驾

谈起新车型,不能只看外观变化。这个旗舰级45英寸大屏,真让人都想问:用起来到底顺不顺?曾经就遇过几款车,屏幕大,但触屏反应特别迟钝,像在一只手指敲锅盖。银河E8的这块屏,摸起来很顺滑,界面设计也不错,操作流畅,这点让我比较满意。可我心里还在琢磨:用料是不是也跟得上?毕竟,电池、电机,像我们日常生活用的电器,便宜的就是快烧坏。

关于续航,610公里没错,这个数字左右浮动,估算的样本有限(估算/体感),但我觉得,不管你信不信,几乎每次出门都得瞧一眼油耗表。以我个人体验,加上开空调、座椅加热啥的,实际续航能留个80-100公里的余地吧。就这个层面上下功夫,国外那边还说,电池的能量密度其实就像咱们做饭,能把米饭蒸得又香又饱,这样才能多装点能量。

吉利银河E8再添新成员,610公里超长续航和智能配置全升级,满足不同用户出行需求-有驾

再说供应链问题,封闭式的制造工艺其实就像做饭选料,料越精,菜做的越香。银河E8用的那块电池,可能依赖几家大厂的料,新型号推出,不少都在抢订单。厂商想想也知道,消费者最关心的,不是那些算法上的高级辅助,而是我出门不用担心半路没电。(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还想起那天跟销售聊,他说:车子开得轻松就好,续航如果能到七百公里,价格还差不多,这不挺省心?我当时差点笑出声——这世界变得太理想了吧。其实我觉得,很多旗舰车型,无非是给自己打个样,说我们可以玩出多大惊喜,但实际用车,最多还是看天吃饭。

你注意到没有,新版像探索+版升级了千里浩瀚辅助驾驶,只是……我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哗众取宠。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毕竟,几百米之外的事情,真的能完全自动处理么?还是只是个上线的噱头?我怀疑辅助驾驶的最大瓶颈,还是在算法的认知边界。

吉利银河E8再添新成员,610公里超长续航和智能配置全升级,满足不同用户出行需求-有驾

这让我想到,车子跑高速时,都得留意那些突然的情况,比如突然的施工标牌、古怪的倒车灯。于是,我开始琢磨,这帮工程师是不是也在问:我们是否能让看见的东西变得更像人一样看得懂?感觉这就像我每天要给老人介绍新手机一样,一开始都觉得好复杂。界面越像手机越容易上手,突然觉得未来也许会变得更直观。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车里的智能能跟家里那个懂事的宠物一样,哪天会不会突然懂你一个眼神?或者,驾驶辅助系统变得太聪明,反而更依赖它?这会不会变成一场人+机的博弈?不过我试着告诉自己——别太想复杂的。用自个儿的直觉,就是那最可靠的。

吉利银河E8再添新成员,610公里超长续航和智能配置全升级,满足不同用户出行需求-有驾

那安全在这里也挺关键的。毕竟,哪怕续航到610公里的车,遇到突发情况,刹车系统、胎压监测也得跟上,否则,就是个摆设。这个环节倒让我挺喜欢的,毕竟我身边的修理工一直说:别想着只看参数,实际用中才知道谁牛,谁坑。这才是真金白银的事。

银河E8的这些优化,和咱平常用的手机一样——少了个卡顿,用着顺手。只是比手机多了点,得考虑跑多远、跑多快。但我更关心,是不是每天开车的时候,那个座椅温度调得顺手,能不能满足我那微妙的舒服感。

吉利银河E8再添新成员,610公里超长续航和智能配置全升级,满足不同用户出行需求-有驾

可到我还是会琢磨一句:这车还是挺炫的,但会不会在某个千钧一发的瞬间,出现突发性的问题?做得再好,突然天黑没準备好灯光,要不要也像给手机充电一样,留个备用电池在心里?也许,未来的车更聪明,但我还是愿意相信,真实的体验,还是要留点感觉,比如开上那辆车,抬头看夜空,感受那620公里的距离背后,藏着什么小秘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