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热议!动力加速度与开车晕不晕的关系

我坐网约车的时候,经常能碰到晕车的情况。有时候,坐一会儿车,就感觉头晕乎乎的,特别难受。我就在想,为啥会这样呢?后来研究发现,这和车的动力加速度有很大关系。

从生理角度来说,我们晕车主要是因为前庭-视觉冲突。咱们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和身体感受到的运动不一致,大脑就会混乱,然后就晕车了。而动力响应曲线不同,会让这种冲突更明显。

就拿电车和油车来说。在红绿灯起步这个场景里,电车动力响应特别快,差不多 0.1 秒就能达到最大扭矩,一下子就冲出去了。而油车呢,得 2 秒左右,还是阶梯式加速,慢慢提速度。我自己开车的时候,开电车,一踩电门,身体还没反应过来,车就嗖地出去了,感觉整个人都被甩了一下。开油车的时候,就有个缓冲的过程,身体能慢慢适应。

为了更直观地看,我做了个对比实验。我把油车和电车的加速度曲线转化成车速 - 时间动态示意图。从图上能清楚看到,电车的曲线一开始很陡,速度提升特别快,而油车的曲线比较平缓,速度是一点点增加的。这就好比跑步,电车是一下子冲刺出去,油车是慢慢起跑。

当下热议!动力加速度与开车晕不晕的关系-有驾

还有驾驶者和乘客的感受也不一样。我当司机的时候,主动操控车,大脑能预判加速度的变化。比如要加速了,我提前有准备,身体就不会觉得太难受。但要是坐在副驾或者后排,完全被动承受车的加速,就很容易晕车。像在山路驾驶的时候,司机知道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该减速,心里有数。可乘客呢,一会儿被甩到左边,一会儿被甩到右边,头晕得不行。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怎么缓解晕车呢?先说驾驶技巧方面。如果开电车,起步的时候别一脚把电门踩到底,可以慢慢踩,让车有个渐进式的加速过程。就像我开特斯拉,它有能量回收调节功能,我把它调到适中的位置,这样在减速的时候,车不会一下子停下来,身体能有个适应的过程。

车辆选购的时候,也有一些要点。有些车有舒适模式,开启之后,动力输出会更平缓。比如上汽研究院研究的渐进式扭矩控制技术,能让车的动力输出更像油车那样阶梯式增加,减少身体的不适感。像一些主打舒适性的车型,在悬挂系统上也有优化,比如智能悬挂系统,能根据路况和车速自动调整悬挂的硬度,让车开起来更平稳。

从技术发展来看,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优化方案。现在很多车企都在研究怎么平衡动力性能和乘坐舒适性。随着技术的进步,我相信以后不管是开电车还是油车,晕车的情况都会越来越少。就拿通勤来说,要是车开起来又快又稳,不会让人晕车,那上班路上的心情都会变好。长途旅行也是,一路舒舒服服的,多省心啊。

总之,动力加速度和晕车的关系很密切。了解了这些原理,掌握一些驾驶技巧,选对合适的车,就能让我们的出行更舒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