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本田最近有点不务正业。
当所有国产厂商都在卷续航、卷智能、卷价格,把万元摩托车市场打成修罗场,恨不得买车送个驾驶员的时候,本田突然掏出来一个CGX150,这操作,就像大家在用高达火拼,你这边突然开始表演茶道。所有人都懵了,同行看了也得傻,说好的掀桌子呢?你怎么开始摆盘了?
坏了菜了,本田这是开窍了,或者说,是彻底颠了。它想明白了一件事,在“性价比”这条道上,它永远卷不过那帮连裤衩都能当武器的国产新势力。你加双通道ABS,我直接上TCS;你用液晶仪表,我反手就是一个TFT投屏。再卷下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所以本田不装了,摊牌了,它选择直接重开一局游戏,游戏规则叫“品牌玄学”。
这个CGX150,你把它当成一个交通工具,那就输了,而且输得彻彻底底。
我们先看它的安全配置,这玩意儿简直是典中典。前轮单通道ABS。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你请了个保镖,结果这保镖只保护你的上半身,下半身随缘。他说:“哥,咱尽力了,腿重要还是命重要,你自己掂量。”在六十公里时速以下,它确实能给你一种“我被保护着”的错觉。但凡速度快一点,或者遇到个洒水车留下的“功德”,那个没ABS的后轮就开始给你表演冰上芭蕾。简直是天才般的混蛋设计!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有内胎的辐条轮。复古,太复古了,复古到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我作为一个真的被这玩意儿在路上撂倒过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在路边给这玩意儿扒胎补胎,跟做一台微创手术没区别,没四十分钟你根本下不来手术台,而且搞完之后你的人和车都像刚参加完泥地摔跤。隔壁真空胎的车主五分钟搞定,点上一根烟,用看三体人的眼神看着你。本田说,别急,我们有边包版,加三千,给你升级成真空胎。你看,它根本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好东西,它就是想让你为“情怀”这两个字,付出一点小小的、带血的代价。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卖“赎罪券”。
再说性能。那台149cc的风冷发动机,我愿称之为“情绪稳定器”。它的核心功能不是带你跑多快,而是帮你戒掉对速度的幻想。80公里就是它的飞升门槛,过了这个坎,油门拧到底更像是一种仪式,一种你对机械之神表达“我努力过了”的虔诚姿态。它在用行动告诉你:年轻人,不要那么暴躁,生命的美好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至于极速98?那是在一个完美的下坡,配合顺风,并且驾驶员三天没吃饭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的“神迹”。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辆落满灰尘的自行车,好像也是说要复古,结果成了晾衣架。
所以这台车到底在卖什么?它在卖一个“精神图腾”,一个社交货币的毛坯房。
你想想,它的目标用户是谁?是那些刚入社会的年轻人,预算一万出头,但又不想自己的座驾看起来像外卖小哥的生产工具。他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的是在城市里帅气地骑行,在咖啡馆门口停下来,能被人多看两眼。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改装的底子,换个龟背胎就敢说自己是Scrambler,加个小风挡就敢说自己是Cafe Racer。这台CGX150,就是一张完美的画布。
本田的操作,本质上是一种降维打击。当别人还在二维平面上拼刺刀、比参数的时候,它直接升到三维,开始玩弄人心。它把这台车最核心的成本,全部砸在了那个油箱上。那个经典的本田标,那个CB系列一脉相承的造型,才是这台车最值钱的地方。其他的,比如动力、比如配置,都只是为了让这个“图腾”能合法上路而不得不装上去的零件。它知道,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三叉星。同样,会买这台CGX150的人,买的也不是ABS和发动机,买的是“我骑的是本田”这句话。
这是一种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我必须得说,我这个“精神图腾”的比喻,可能有点恶毒,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那味儿就对了?本田就是在用最低的成本,给你一个成为“本田车主”的入场券。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看起来不大,但你只要花上一万多块钱的“水”,它就能膨胀成一个巨大的、名为“情怀”的泡沫。
所以,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讲真,当你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你已经不是它的目标用户了。因为真正会买它的人,根本不关心单通道ABS和后段加速,他们不问值不值,他们只问帅不帅。他们要的,就是在无数个996的深夜之后,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时刻,拧动钥匙,听着那台孱弱但可靠的发动机发出“哒哒”声,然后在城市的灯火中,假装自己是那个永远在路上的追风少年。
至于那个随时可能让你在路边罚站半小时的轮胎?
嗨,年轻人修仙,总是要渡个劫的,不是么?能过,就是能过。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