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冲刺新规 插混市场迎分水岭
变了。彻底变了。10月9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新规,将插电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门槛从43公里大幅提升至100公里。2026年1月1日起,只有达标车型才能享受购置税减免。这是一场行业升级的硬仗。
政策杠杆撬动技术革命。短短三年,门槛提高超过一倍。背后是产业逻辑的深刻转变。过去那些“可上绿牌的燃油车”将彻底出局。新规要求纯电续航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这绝非简单数字游戏。
看看市场。比亚迪唐DM-i智驾版纯电续航175公里。上汽荣威M7 DMH实现CLTC纯电续航160公里。沃尔沃全新XC70车型续航超200公里。主流产品已超前达标。政策只是顺势而为。
真正受影响的是那些低续航车型。据专家透露,当前在售插电混动车型中约四成纯电续航低于100公里。这些产品必须在2025年底前完成清库。否则将失去税收优惠资格。一场洗牌在所难免。
消费者能得到什么? 长远看,是更优质的产品。日常通勤基本可以完全依靠电力行驶。真正实现“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最佳模式。但短期内,不符合新规的车型可能降价促销。购车者需权衡利弊。
技术升级需要成本。车企需投入更多资源研发。但通过规模效应,有望提升产品附加值。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购置税减免政策全景。2024-2025年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2027年减半征收。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30万元以上车型受限额影响。超出部分需按规定税率纳税。
纯电动汽车也面临更高要求。新规引入《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2025版国家标准。电能消耗量限值总体较原第二阶段加严约11%。全面能效提升成为必然。
未来已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提高技术门槛是必然选择。告别“应付”式达标。真正聚焦技术创新。这不仅是政策导向。更是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
百米冲刺。真正考验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