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利用,方能绵延不绝。”
如今,谁还说没听说过新能源车,那可就真OUT了。
它行驶时悄无声息,不排放尾气,还能省下一笔油费,谁能不为之心动?
不过,各位有没有想过,当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绿色精灵”寿终正寝时,它们身上那块沉甸甸的电池该如何处置?
随手丢弃,那绝对不行!
这绝非儿戏,要是处理不当,它造成的污染,恐怕比传统燃油车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因如此,四川省近来颁布了一项新规——《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他们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若干个“区域中心”,专司其职,负责报废电池的回收与循环再生。
这项新规,预计在明年年中就要正式施行了。
“区域中心”这名字听起来挺高深,似乎很复杂。
其实,你不妨把它想象成一座大型的废旧电池“疗养院”。
在这座“疗养院”里,电池们可以得到回收、存放、拆解、检测、维修,甚至还能让部分电池“重获新生”,或者从彻底报废的电池中提取出珍贵的金属原料。
是不是有点像电池界的“凤凰涅槃”?
那么,这种“区域中心”又该如何兴建呢?
并非任何企业都能胜任。
它需要那些实力雄厚的行业巨头,最好是能将电池制造商、汽车生产商、回收企业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紧密串联起来,组成联合体,共同提出申请。
唯有如此,方能确保整个流程的环保性,并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效益。
这项新规对电池回收利用的每个细微环节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举例来说,电池生产厂商、汽车企业有义务设立回收站点,方便消费者交回废旧电池。
这些回收站点不能擅自处理,必须将收集到的电池交给具备资质的综合利用企业。
如果要将电池跨省运输处理,还需向环保部门进行备案。
谈及电池的再利用,主要分为两种途径: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
梯次利用,指的是将性能有所衰减但仍可使用的电池,例如容量稍有降低的电池,应用于储能系统、低速电动车等领域,物尽其用。
再生利用,则是将彻底报废的电池拆解,提取其中的锂、钴、镍等金属,作为原料重新投入新电池的生产,循环往复。
为了鼓励各方积极参与,这项新规还准备提供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支持措施。
比如,省级专项基金可以优先投资于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并鼓励各地政府也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
在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中,优先考虑采购符合标准的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产品。
同时,也积极倡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制定并完善相关行业标准。
为什么要如此煞费苦心地处理这些废旧电池?
原因不言而喻,这件事关乎重大!
试想一下,如今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攀升,几年之后,势必会产生大量的报废电池。
这些电池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置,轻则污染土壤和水源,重则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此前就有媒体披露,一些小作坊为了牟取暴利,采用非正规的手段拆解废旧电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更甚者,直接将废电池随意丢弃在偏远郊外,简直就是埋下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生态炸弹”。
事实上,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探索出了一些成熟的经验。
比如,德国就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电池回收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并对违规行为处以严厉的惩罚。
美国也在大力发展电池回收技术,力求减少对海外资源的依赖。
当然,仅仅依靠政策条文还远远不够,关键在于能否切实执行。
要让相关企业真正重视起来,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罔顾环境保护。
也要让广大消费者充分认识到废旧电池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处理方式,避免随意丢弃。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固然具有环保优势,但废旧电池的处理同样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只有我们携手努力,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这不仅仅是政府与企业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要知道,保护环境,就是在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全部评论 (0)